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

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

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

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

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0)
翻译
坟墓遍布在青翠的山峦间,高低错落占据着山谷的每个角落。
原本的道路已经荒芜,如今迷失,只能询问砍柴放牧的人。
我涉水穿越云雾缭绕的树林,隔着山岗听到近处传来哭泣声。
在白杨树下斟满酒,悲伤的风声呼啸不止。
雨停后,梨园的景象凄凉,只有斑鸠的叫声回荡在茅屋周围。
注释
坟冢:坟墓。
遍:遍布。
原谷:山谷。
向来:原本。
荒:荒芜。
樵牧:砍柴放牧的人。
云林:云雾缭绕的树林。
隔岗:隔着山岗。
沃酒:斟酒。
飋飋:形容风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感伤的山野景象,以寒食节为背景。首句“坟冢遍青山”暗示了季节正值清明,满目皆是墓地,青山环绕,显示出浓厚的哀思氛围。接着,“高低占原谷”描绘了坟墓散落在起伏的山谷之间,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寂寥。

“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迷失,昔日的道路如今已经荒芜,连询问砍柴放牧的人也找不到方向,反映出世事变迁的沧桑感。接下来,“涉水到云林”描绘了诗人艰难地穿越溪流,进入深林,听到隐约的哭泣声,增添了悲伤的情绪。

“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写诗人独自在白杨树下祭奠亡者,举杯浇洒,感受到凄冷的悲风吹过,哀情更加深沉。最后两句“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描绘雨后的梨园景色,梨花凋零,只有鸠鸟的叫声回荡在破旧的茅舍,更显孤独与凄凉。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寒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寒食节的哀思氛围,以及岁月流转中人事的变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泛月杂咏十二首·其五舟

漾舟凭月月凭舟,宾主分明识得不。

若论今宵亲切句,不妨如是且随流。

(0)

泛月杂咏十二首·其二星

贪看月镜逮星罗,那觉分光觉助多。

未免傍秋少惆怅,不堪牛女隔银河。

(0)

多稼轩十景诗·其六钓鱼矶

阶下水潺湲,春鯈出水閒。

纶竿偶可试,网罟定须删。

潜跃渊将渚,噞喁往复还。

当年寓渭上,此日仰墙间。

(0)

浮水石

石以沉为德,水惟浮岂诬。

云何却转换,谁与运机枢。

上下地天泰,云风龙虎需。

由来能制胜,妙义揭阴符。

(0)

陜西乾州民宁尔强八世同居诗以旌淑

陜民曰宁氏,八世共敦庞。

田宅无分树,陈家有义尨。

易疏族益近,聚顺俗弥悾。

衣岂闻常主,耕惟守厥憃。

较张才少一,拟邵已加双。

是用旌闾锡,淳风式万邦。

(0)

题邹一桂联芳谱即用其韵.其十一.白荼蘼.紫踯躅

格态休嫌特不同,春骢小步辔璁珑。

斟来凿落银为色,恰似圣贤时一中。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