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归旧山去,此别已悽然。
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
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
师归旧山去,此别已悽然。
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
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送僧东游》,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淡远禅意,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之情和对佛法修持之敬仰。首句“师归旧山去,此别已悽然”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僧人不舍之情,"此别"二字含蓄而深长。
接下来,“灯影秋江寺,篷声夜雨船”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僧人的旅途生活。"灯影秋江寺"给人以幽静宁谧之感,那份恬淡超然仿佛可触。"篷声夜雨船"则展现了行者在风雨中的坚持与孤独。
“鸥飞吴市外,麟卧晋陵前”这两句诗借物写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道之路的美好祝愿。"鸥飞吴市外"象征着自由自在,"麟卧晋陵前"则是吉祥安详的象征。
最后,“若到东林社,谁人更问禅”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说,如果到了那般寂静和谐之地,即便不需再询问禅意,因为心灵已然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勾勒出一幅禅意盎然的人生画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境界。
元戎小队闲登临,悠悠旌旆穿山林。
太行南下路险涩,不惮著脚穷幽寻。
清源祭秩世所重,乔木掩映灵宫深。
是时方口雨初过,天风破晓开微阴。
入门为问庙见礼,白发黄冠通古今。
且言享诚非享物,那在与俗占浮沉。
鞠躬执简默有祷,脯酒纵薄神所歆。
几年愿违莫能遂,至此始得偿初心。
点检图经叹禹迹,山青水绿无知音。
竹根醉倒客星散,夜听波底蛟龙吟。
大袖斜襟粗布袍,髻丫撑似弥明高。
滑稽自谓世可玩,清净不守形徒劳。
百年光景已强半,容易便把青春抛。
欲向蓬壶寻福地,柰何龙伯钓后负山无海鳌。
欲驾天风朝帝阙,柰何巫阳去后九虎守关牢。
养生未获一溉力,那忍遽绝平生交。
但令造物哀正直,岂肯屈曲从仙巢。
留侯学道欲轻举,尚且强食扶金刀。
安期当年本策士,意气直谒扛鼎豪。
平地作仙亦不恶,或恐上界官府名难逃。
君不见醉吟居士不归海上山,又不见昌黎先生屈曲自世閒。
况非出尘风骨羽化难,夜叉白日守天关。
黄庭正恐坐误读,铁锁纵垂那可攀。
我笑学仙王屋著道冠,只待河南李侯脱去然后还。
《赠出家张翔卿》【金·李俊民】大袖斜襟粗布袍,髻丫撑似弥明高。滑稽自谓世可玩,清净不守形徒劳。百年光景已强半,容易便把青春抛。欲向蓬壶寻福地,柰何龙伯钓后负山无海鳌。欲驾天风朝帝阙,柰何巫阳去后九虎守关牢。养生未获一溉力,那忍遽绝平生交。但令造物哀正直,岂肯屈曲从仙巢。留侯学道欲轻举,尚且强食扶金刀。安期当年本策士,意气直谒扛鼎豪。平地作仙亦不恶,或恐上界官府名难逃。君不见醉吟居士不归海上山,又不见昌黎先生屈曲自世閒。况非出尘风骨羽化难,夜叉白日守天关。黄庭正恐坐误读,铁锁纵垂那可攀。我笑学仙王屋著道冠,只待河南李侯脱去然后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fpWQ1hdk.html
猎犬已为兔死烹,犹向汉俎分杯羹。
脚靴手板冻欲裂,尚立唐阶没膝雪。
三寸舌为帝者师,终比赤松见事迟。
相看一笑在目击,何用左思招隐诗。
出门便是天坛路,云閒指点巢仙处。
不辞杖屦从子游,王者之后养老在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