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洛邑移秦甸,三见东郊绽早梅。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
斋坛首冠惭诸将,相印兼营接上台。
何事燕公轻仗钺,却言分阃是粗才。
一从洛邑移秦甸,三见东郊绽早梅。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
斋坛首冠惭诸将,相印兼营接上台。
何事燕公轻仗钺,却言分阃是粗才。
这首诗是宋代名臣寇准所作的《长安书事》,描绘了他从洛阳调任秦甸后的生活与感受。首句“一从洛邑移秦甸”表达了诗人从洛阳迁至长安的新环境,次句“三见东郊绽早梅”则以早梅开放象征时节更迭和个人经历的变迁。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两句,通过描绘宫廷内的宁静和军营中的春意盎然,展现了长安官场与军事生活的不同风貌。诗人自谦为“斋坛首冠惭诸将”,表示在文职中位居前列,但仍对武将们的英勇感到敬佩。
“相印兼营接上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身兼文武职责,积极融入朝廷事务,希望能得到更高的信任。“何事燕公轻仗钺,却言分阃是粗才”则是对当时权臣燕公轻视自己军事才能的委婉批评,暗示自己并非如其所言的粗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寓含了对官场人事的感慨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体现了寇准作为文臣的谦逊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