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韵呈师正·其二》
《再用韵呈师正·其二》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涂泽风流出雁门,战场谁为洗啼痕。

圣时宫女自妆薄,不遣燕入苍琅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的凄凉景象与圣明时代宫女的哀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悲凉。

首句“涂泽风流出雁门”,以雁门关为背景,暗示边疆的战事频繁,风吹过战场,仿佛带走了尘土与硝烟,却留下了无尽的悲哀。这里运用了“涂泽”这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战争过后战场的荒凉景象,如同被泪水浸润过的土地。

次句“战场谁为洗啼痕”,直接点明了战场上的伤痛无人能解,无人能为那些因战争而流血流泪的人们洗净伤痕。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法愈合的创伤,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同情。

第三句“圣时宫女自妆薄”,转而描述了在圣明时代,宫女们虽然生活优渥,但内心的情感却显得格外脆弱。这里的“圣时”指的是政治清明的时代,宫女们表面上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却难以排遣。通过“自妆薄”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表现了宫女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最后一句“不遣燕入苍琅根”,以燕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有燕子飞过,也无法触及那深埋于地下的苍琅根,暗示了和平与安宁难以真正降临到这片土地上。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感慨,也是对未来和平的深深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也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近无西事消息

此心除国雠,安得借前筹。

未报将军捷,空增壮士忧。

谁能占太白,试为上高楼。

自恐匣中剑,精光犯斗牛。

(0)

伤梅公异二首·其一

已矣梅公异,乡庠漫贡生。

竟无杨得意,终失马相如。

道德生何负,心怀死不摅。

新坟帝城外,赠泪独沾裾。

(0)

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

枥马常嘶北,边鸿却愿南。

一时秋气感,两地物情谙。

俗怪玄尚白,自疑青出蓝。

何当鹿门隐,数就德公谈。

(0)

送祖学士使北

汉廷用五饵,无复请长缨。

犹是輶轩使,时通绝域情。

山川资览眺,战伐想纵横。

不负四方志,那辞万里行。

(0)

寄内

风雨惊春老,山川入梦遥。

此时看破镜,何处正吹箫。

旧种萱丛碧,新归燕语娇。

佳期漫自笑,不似浙江潮。

(0)

寄袁陟

巫峡行云外,春江落日边。

隔年鸡黍具,万里孝廉船。

远道比何若,相思长渺然。

郢中轻白雪,逸响待君传。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