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侵面相黄金暗,雨入眉毫白玉休。
此日争看大垂手,游人谁复小低头。
尘侵面相黄金暗,雨入眉毫白玉休。
此日争看大垂手,游人谁复小低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中佛像的凄凉景象,以及观者对这一场景的不同反应。首句“尘侵面相黄金暗”以“黄金暗”形象地展现了佛像在岁月侵蚀下逐渐失去光泽的悲凉状态,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次句“雨入眉毫白玉休”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交加的环境,将佛像的眉毫比作“白玉”,强调其原本的精美与现在因雨水而黯淡无光的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下来,“此日争看大垂手”一句转而聚焦于观者的行为,通过“争看”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风雨中聚集、好奇地观看佛像垂手的姿态,表现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历史遗迹的好奇心。最后,“游人谁复小低头”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在这样的场景下,即便是游人也难以保持平常心,纷纷低下头来,可能是出于对佛像命运的同情,或是对自己生活境遇的反思,体现了人在面对宏大历史与自然力量时的渺小感和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时间对物质世界的影响,还蕴含了对人生、历史、美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深闺美人春睡起,侧倚银台注秋水。
鬅松两鬓雾半垂,欲下犀梳不能理。
春云暖雨桃胶香,调兰抹麝试新妆。
岂无膏沐污颜色,思此佳人日断肠。
君不见望仙结绮螺千斛,隋家但写双蛾绿。
白发宫人奈老何,转头依旧庭花曲。
昔闻董糟丘,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
人间二子不可见,唯有杰句挂余心肺烂烂珊瑚钩。
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
泊舟济阳城,买酒销客愁。
登楼拜先生,进爵浇黄流。
知章不语先生笑,飞花乱扑过楼头。
金陵更无凤凰游,岳阳莫将黄鹤留。
乡关浮云蔽落日,题诗却寄施湖州。
余为先生牛马走,湖州乃是贺老俦。
西塞山,杜若洲,与尔相期钓鳌去,千年江海同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