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
《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全文
唐 / 杨巨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清机果被公材挠,雄拜知承圣主恩。

庙略已调天府实,国征方觉地官尊。

徒言玉节将分阃,定是沙堤欲到门。

为爱山前新卜第,不妨风月事琴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shíbàijiānpànzhī
táng / yángyuán

qīngguǒbèigōngcáináoxióngbàizhīchéngshèngzhǔēn
miàolüètiáotiānshí

guózhēngfāngjuéguānzūn
yánjiéjiāngfēnkǔndìngshìshādàomén

wèiàishānqiánxīnfángfēngyuèshìqínzūn

翻译
清廉之志果然被公正的人才所折服,他以雄才大略接受圣主的恩典。
庙堂策略已经调整,国家财富充实,征战方显地官地位崇高。
只听说玉节将要分派到边疆,想必是沙堤门外即将迎接新的任命。
为了喜爱山前的新居,他不介意风月之事,只愿弹琴饮酒度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职责的忠诚。

"清机果被公材挠,雄拜知承圣主恩。"

这里描绘的是诗人在担任新职时的谦逊态度,"清机"指的是清廉的品德,而"果被公材挠"则表明了对公共物资的处理要公正无私。"雄拜知承圣主恩"则是说诗人在拜领新职时,对皇上的恩赐心存感激。

"庙略已调天府实,国征方觉地官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事务处理的能力和态度。"庙略已调天府实"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具体措施,而"国征方觉地官尊"则显示了在执行国事时,诗人的警觉和对于地方官员的尊重。

"徒言玉节将分阃,定是沙堤欲到门。"

这两句中,"徒言玉节将分阃"可能是在比喻即将到来的重要任务,而"定是沙堤欲到门"则暗示着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有所准备。

"为爱山前新卜第,不妨风月事琴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公务之余,依旧保持着个人生活的宁静和热爱,如同对待自然界一样去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担任重要官职时的责任感、忠诚以及个人情操的平衡。通过诗中对自然景象与公务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唐代官员的多面性格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   字:景山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生辰:789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伐木吟四首·其二怀诃公

一从溪上别,幽独迥无邻。

性以孤能寂,心从冷处亲。

听莺迟好友,临水叹伊人。

亦是寻常事,兴怀每怆神。

(0)

寿王仲锡臬宪·其六

蒸蒸曾闵此同心,百行源头坐独深。

人废蓼莪君朗诵,几回声泪满庭阴。

(0)

过新丰·其二

频拂征衣向旅邸,始知吾道擅凄凄。

回头一望淮南月,霜落鸡声照马蹄。

(0)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其十二

博望当年漫泛槎,此生萍梗是无家。

谁言华表堪闻鹤,那见人间可驻霞。

(0)

荔支诗·其二十六

流花桥上水潺潺,纵食珠玑不解颜。

精卫血多君莫比,填穷沧海恨难删。

(0)

荔支诗·其十三

帘外春深蕊气通,月明南浦思无穷。

芙蓉岂是无颜色,除却冰心一样红。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