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不可学,性命夙所同。
云天莽辽阔,嘘吸元相通。
落地遂沦隔,仰视空梦梦。
安知青云秘,不出元胎中。
晶晶白日上,霭霭金银宫。
天衢洞豁达,飞观交玲珑。
正气良有田,踵息绵无穷。
坱虚括元化,倪动分鸿濛。
飘飖载营魄,云壁开重重。
银河泛清浅,下指扶桑红。
共触熟为折,娲鍊孰为功。
杜之閟朕兆,恢之弥穹窿。
谷神谅斯在,何事从赤松。
神仙不可学,性命夙所同。
云天莽辽阔,嘘吸元相通。
落地遂沦隔,仰视空梦梦。
安知青云秘,不出元胎中。
晶晶白日上,霭霭金银宫。
天衢洞豁达,飞观交玲珑。
正气良有田,踵息绵无穷。
坱虚括元化,倪动分鸿濛。
飘飖载营魄,云壁开重重。
银河泛清浅,下指扶桑红。
共触熟为折,娲鍊孰为功。
杜之閟朕兆,恢之弥穹窿。
谷神谅斯在,何事从赤松。
这首清代诗人陈德正的《升天行》描绘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展现了人与天地元气的紧密联系。首句“神仙不可学,性命夙所同”揭示出神仙之道并非轻易可及,而是与生俱来的本性。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云天”、“元胎”、“金银宫”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宏大的仙境。
诗人感叹人间与仙界的隔阂,“落地遂沦隔,仰视空梦梦”,表达了对超越尘世束缚的渴望。他进一步探索神仙之道的奥秘,“青云秘,不出元胎中”,暗示着真正的仙道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诗中运用“天衢”、“飞观”、“正气”等词,象征着通向仙境的道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借“飘飖”、“银河”、“扶桑”等神话元素,表达出对生命轮回和宇宙秩序的理解。他认为,即使是创造天地的女娲,其功绩也难以触及生命的本质。诗以“杜之閟朕兆,恢之弥穹窿”收束,寓意着大道深藏不露,包容万物。
整体来看,《升天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仙道诗,诗人通过对自然和神话的想象,探讨了生命、宇宙和仙道的深层次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