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
《江上》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秋空杳杳豁四顾,葛衣藜杖寻堤去。

双凫拍波天外来,一棹凌风镜中渡。

静中荣辱兴萧条,指点蓬莱作归路。

(0)
注释
杳杳:形容深远或空旷。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古代朴素的衣物。
藜杖:藜草做的手杖,古人常用的行走工具。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或远方。
翻译
秋天的天空辽阔无边,我四处张望,穿着葛布衣服,拄着藜杖寻找河堤。
两只野鸭在水面上拍打着翅膀,仿佛从天边飞来,我划着船,乘风破浪,如镜中的倒影般前行。
在宁静中感受荣辱兴衰的变迁,我指着远方的蓬莱仙境作为回家的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独坐于江边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秋空杳杳豁四顾”,开篇便以广阔的秋天空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葛衣藜杖寻堤去"则透露出诗人行走在堤岸边,身着简陋之衣,用手杖做为依托,显得有些孤独而又不失自在。

接下来的“双凫拍波天外来,一棹凌风镜中渡”描绘了水鸟翱翔的画面和诗人乘舟破浪而行的情景,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感。"静中荣辱兴萧条"表明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对于世间的荣辱(即荣誉与屈辱)已经不再放在心上,只是淡淡地体会着生命中的起伏。

最后“指点蓬莱作归路”则是诗人借助神话传说中的仙岛蓬莱,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归路"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返回,更蕴含着心灵的回归和精神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三

扭碎东山鼻孔,牵断佛眼耳轮。

一等施呈毒手,腕头力重千钧。

饫饕法味,饱听圆音。

汉室威仪重复见,紫芝香散碧岩春。

(0)

布袋赞·其三

赤脚走红尘,道是真弥勒。

买弄臭皮囊,大地无人识。

无人识,急急回头,已迟八刻。

(0)

宁藏主省师兄求语

橘州文学石桥书,妙画雄才举世无。

宗说俱通心眼活,奇哉老蚌出双珠。

百年凛有遗风烈,行处同途不同辙。

痴翁真得虎头痴,月峰清照峨嵋月。

分飞雁影各东西,几对秋风叹离别。

去去吴天净如洗,淡墨联书形字义。

且教人道渠和侬,好对难兄与难弟。

(0)

为惟翁题非画图

误入蓬壶影里游,谕盟白鸟下沧洲。

吞波岛屿鳌身黑,映日楼台蜃气浮。

门逆潮开喧海市,网沿堤晒簇渔舟。

晦明晴雨时时别,难把王维腕力收。

(0)

偈颂十九首·其五

一茎草外隐全形,翳尽丛林活眼睛。

破绽莫教轻捉著,堂前高挂赎金名。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二十七

万里澄江雪霁时,玉壶一色冷含辉。

渔翁认得烟村路,柳线穿鱼带月归。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