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话月堂纪梦》
《话月堂纪梦》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梦里还山亦当归,紫霄深处稻花肥。

三间茅屋仍依树,一径松风尚掩扉。

蝴蝶岂知身是幻,庄周应笑我犹非。

鸡声枕畔蘧蘧觉,话月堂前灯影微。

(0)
鉴赏

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联“梦里还山亦当归,紫霄深处稻花肥”开篇即点出梦境中的归隐之意,紫霄深处的稻花肥美,既象征着内心的丰盈与满足,也暗含着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三间茅屋仍依树,一径松风尚掩扉”进一步展开画面,三间简陋的茅屋紧邻树木,一条松风轻拂的小径通往其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简朴生活,更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颈联“蝴蝶岂知身是幻,庄周应笑我犹非”借用庄子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虚幻本质的深刻思考。蝴蝶或许不知自己身在梦境,庄子则可能笑我还在执着于现实与梦境的区别。这一联通过对比,揭示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和对自我认知的反思。

尾联“鸡声枕畔蘧蘧觉,话月堂前灯影微”以清晨鸡鸣唤醒梦境,转而回到现实世界,但心中却仿佛仍在那月光下的堂前,感受着微弱的灯光与深邃的思考。这一联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连接,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持续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自我以及宇宙本质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禅宗思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古涧长松图

长松生风吹不歇,古涧出泉鸣自幽。

玉屑饭馀移白日,紫芝歌动振高秋。

(0)

寄洞霄宫史玄圃真人

九锁灵宫隔翠霞,至人来往驾飞车。

县知天上神仙宅,只在山中宰相家。

石鼎夜浮丹井月,瑶坛春暖碧桃花。

我来不奈尘心渴,愿赐琼田五色瓜。

(0)

中秋张外史招赏月失约赋以谢之

明月中天雾气消,酒醒凉思正飘飘。

星河不动秋空阔,钟鼓无声夜寂寥。

露下远山皆落木,风来沧海欲生潮。

仙家玩事无缘到,虚负琼楼听玉箫。

(0)

过雁荡山东行程一舍许名历澳岛无风而雨气蒸如暑眠不帖席留此三日不得行时盖十一月初也

百粤居炎荒,远在扬州域。

气蒸恒无风,三冬如六月。

地卑云雾饶,海阔天常湿。

积阴久不舒,微雨纷更集。

日为王事牵,中心疚如灼。

夜瞻北辰高,势远不易即。

安得如飞鸿,那能暂停息。

(0)

送金德启之句容

元宵能几日,君去独何心。

县市春灯乱,山村夜雪深。

乡情犹越分,诗句尽唐音。

后会逢寒食,晴光满树林。

(0)

夏日行太行山中

信马行行过太行,一川野色共苍茫。

云蒸雨气千峰暗,树带溪声五月凉。

世事无端成蝶梦,畏途随处转羊肠。

解鞍盘礴星轺驿,却上高楼望故乡。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