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无多日,行年七十三。
浮生空自老,往事日多惭。
南国山皆赭,东郊草未蓝。
萧条江郭外,云瞑雪毵毵。
腊月无多日,行年七十三。
浮生空自老,往事日多惭。
南国山皆赭,东郊草未蓝。
萧条江郭外,云瞑雪毵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自我反思与惭愧。首句“腊月无多日”,点明时节,腊月的时日已不多,暗示着时光匆匆,年华易逝。接着“行年七十三”一句,直接道出诗人已步入老年,岁月不饶人。
“浮生空自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虚度的感慨,即使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前行,但最终却发现自己只是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老去,没有留下什么实质性的成就或意义。“往事日多惭”则进一步阐述了对过去行为的反省与自责,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望过去,发现有许多事情做得不够好,心中充满愧疚。
下半部分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南国山皆赭,东郊草未蓝”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南方的山峦呈现出赤色,而东方郊野的草地还未泛出青绿,通过色彩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季节更替、万物凋零的氛围。这种景象与上文对个人衰老和往事的反思相呼应,暗示着生命的衰败与自然界的轮回相似。
最后两句“萧条江郭外,云瞑雪毵毵”将视线拉远至江边的荒凉景象,云雾笼罩,雪花纷飞,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寂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通过这样的景致,表达了对孤独、寂寞和岁月无情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和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晨兴孤舟上,盥濯夜气清。
整巾未皇坐,双橹轧已鸣。
日出江雾散,江上山从横。
区区茅舍翁,晓出露气腥。
收筒得大鲤,爱惜不忍烹。
持之易斗粟,朝饭厌鱼羹。
萧萧远风起,泛泛野雁惊。
忽过百馀里,山水互变更。
逢舟问所如,彼此不知名。
超超江湖间,殊胜地上行。
旦游市井喧,莫宿无人声。
江上诚足乐,无怪陶朱生。
朝从径山来,泱莽径山色。
莫从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慄。
目向幽人青,颜从浊醪赤。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
嗟子别离久,欲往徒反侧。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
贡甫少多才,交游一何众。
谈词坐倾倒,玉麈日挥弄。
逡巡不为虐,巧捷有微中。
群情忌超迈,微过出嘲讽。
南迁时已久,未见肯力贡。
舌在终自奇,髀满安足痛。
人生百年内,仅比一朝梦。
骎骎就消涸,斗水倾漏瓮。
江淮未可嫌,迟晚聊自送。
试观终日闲,何似两耳哄。
谁怜东坡老,独看南海灯。
故人隐山麓,燕坐销床棱。
人生天运中,往返成废兴。
炎起爨下薪,冻合瓶中冰。
赖有不变处,寂如方定僧。
建城亦岩邑,灯火高下层。
头陀旧所识,天寒发鬅鬙。
问我何时来,嗟哉谷为陵。
幸此米方贱,日食聊一升。
夜出随众乐,餔糟共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