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遭丧乱,兵马正交驰。
念弟须存嗣,谋妻遂弃儿。
人情终有歉,天道岂无知。
此日观图画,挥毫谩赋诗。
中原遭丧乱,兵马正交驰。
念弟须存嗣,谋妻遂弃儿。
人情终有歉,天道岂无知。
此日观图画,挥毫谩赋诗。
这首明代杨荣的《题邓伯道弃儿图》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抉择。诗中,诗人首先指出中原地区正陷入战乱与动荡,军队交锋不断,展现了时代的动荡不安。接着,他聚焦于主人公邓伯道的艰难决定:在生存压力下,为了保存家族血脉,他不得不忍痛放弃自己的孩子。这体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无奈和牺牲。
诗人进一步剖析,人情虽有局限,但在这种大背景下显得尤为明显;然而,他质疑上天是否真的对此视而不见,暗示命运的不公和对公正的期待。最后,诗人通过观看图画并挥毫作诗,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描绘,揭示出乱世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道德抉择,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
披榛上岩巘,绝壁正东面。
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
嵯潨满山响,坐觉炎氛变。
照日类虹蜺,从风似绡练。
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
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
王程惧淹泊,下磴空延眷。
千里雷尚闻,峦回树葱蒨.奔波恭贱役,探讨愧前彦。
永欲洗尘缨,终当惬兹愿。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唯算月,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栅壕三面斗,箭尽举烽频。
营柳和烟暮,关榆带雪春。
边城多老将,碛路少归人。
杀尽金河卒,年年添塞尘。
候火起雕城,尘沙拥战声。
游军藏汉帜,降骑说蕃情。
霜落滹沱浅,秋深太白明。
嫖姚方虎视,不觉说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