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夏良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碧天流月如秋否,依旧山河一镜移。

丹叶飘风散云影,青娥惯冷浴冰池。

残年两度光仍好,今夜三更睡较迟。

秪恐分身照闺怨,寒衣犹未到边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月十五夜晚月色的美丽与深邃,以及月光下自然景象的静谧与和谐。诗人以“碧天流月如秋否”开篇,将满月比作秋日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依旧山河一镜移”,以“一镜”比喻月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山河倒映在水面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照亮,呈现出一种纯净而祥和的美。

“丹叶飘风散云影,青娥惯冷浴冰池”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秋季的景色。红叶随风飘落,云影在水面散开,青色的女子(或指月光下的女子)习惯于在寒冷的冰池中沐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人物的情感与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残年两度光仍好,今夜三更睡较迟”表达了对月光的喜爱与珍惜,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月光依然美好,让人不愿早早入眠,想要多享受这份宁静与美丽。最后一句“秪恐分身照闺怨,寒衣犹未到边陲”则引申出更深的思考,担心月光无法穿透时空,无法为远方的亲人送去温暖的衣物,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世间的温情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月夜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时间、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夏良胜
朝代:明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猜你喜欢

寓城西寺中杂言五首·其三

缁尘坐自染,白社偶相寻。

俗子惭玄度,名僧即道林。

三生空有偈,五蕴本无心。

说法何须难,忘言悟已深。

(0)

踏莎行.有感六首·其四

志扶颠隮,身陷网罗。先忧特为此心多。

气吞天际长虹势,手障人间东逝波。

楼上秦曲,军前楚歌。英雄羽客总消磨。

惟有忠灵永不散,与君携手吊湘娥。

(0)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其五

罪人岂是好吟诗,诗是罪人自得时。

独咏一声心已解,此身此罪正相宜。

(0)

独酌十首·其一

春来病未放清歌,惹得春风不甚和。

偶酌燕山一杯酒,满怀诗兴若江河。

(0)

秋日十咏·其三

年来欲与世相忘,转觉幽怀百虑长。

延颈九重天外远,难将一念悟君王。

(0)

宽心歌

此间莫怪会宽心,好向先民乐处寻。

寻得一分消百虑,男儿何处不宽心。

此间莫怪会宽心,静眼能观古与今。

成雨成云他自有,男儿何处不宽心。

此间莫怪会宽心,善到居安根自深。

一点天真含万物,男儿何处不宽心。

此间莫怪会宽心,参透一阳与一阴。

要了无穷人世事,男儿何处不宽心。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