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螀不鸣鞠华老,疏柳满城霜气早。
古堂四壁多画苔,帘卷青天坐深窅。
东筵西筵蒲桃醅,长袖短袖春云裁。
帽影明月鬓影烛,燕子飞去黄鹂来。
轻烟数声玉堕瑟,浅碧一枝花照杯。
银河沄沄在空阔,软作风漪到门活。
未因薄醉抛馀欢,能使低歌屏众聒。
二更三更鸣铜龙,七叶八叶飘梧桐。
环声佩声交珑璁,香雾如雾人行空。
豪客传灯将上马,美人含睡方倚栊。
人生在客意萧索,我愿时时逢此乐。
不眠独上城南楼,江山湖山两漠漠,北斗明边见孤鹤。
残螀不鸣鞠华老,疏柳满城霜气早。
古堂四壁多画苔,帘卷青天坐深窅。
东筵西筵蒲桃醅,长袖短袖春云裁。
帽影明月鬓影烛,燕子飞去黄鹂来。
轻烟数声玉堕瑟,浅碧一枝花照杯。
银河沄沄在空阔,软作风漪到门活。
未因薄醉抛馀欢,能使低歌屏众聒。
二更三更鸣铜龙,七叶八叶飘梧桐。
环声佩声交珑璁,香雾如雾人行空。
豪客传灯将上马,美人含睡方倚栊。
人生在客意萧索,我愿时时逢此乐。
不眠独上城南楼,江山湖山两漠漠,北斗明边见孤鹤。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深秋时节的雅集聚会,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首先,诗人以“残螀不鸣鞠华老,疏柳满城霜气早”开篇,通过“残螀”(即蝉)不再鸣叫、鞠花凋零、疏柳满城、霜气渐浓的景象,渲染出深秋的寂静与肃杀之感,为整个场景定下基调。
接着,“古堂四壁多画苔,帘卷青天坐深窅”两句,描绘了古旧堂屋的墙壁长满了苔藓,窗帘卷起,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下,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空间感。
“东筵西筵蒲桃醅,长袖短袖春云裁”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雅致,东席西席摆放着葡萄酒,舞者身着长袖或短袖,如同春云般轻盈,展现出宴会的奢华与高雅。
“帽影明月鬓影烛,燕子飞去黄鹂来”描绘了宴会中光影交错的美丽画面,月光、烛光映照在宾客的帽影和鬓发上,燕子与黄鹂的飞来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轻烟数声玉堕瑟,浅碧一枝花照杯”则通过轻烟、玉坠、瑟声以及浅碧色花朵的映照,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宁静与美好。
“银河沄沄在空阔,软作风漪到门活”描绘了银河在广阔的天空中流淌,微风轻拂,波纹轻轻荡漾至门口,赋予了自然景象以动态美。
“未因薄醉抛馀欢,能使低歌屏众聒”表达了即使在微醺的状态下,也能享受余下的欢乐,低吟浅唱,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二更三更鸣铜龙,七叶八叶飘梧桐”通过时间的推移和梧桐叶的飘落,暗示了夜晚的深沉与季节的更迭。
“环声佩声交珑璁,香雾如雾人行空”描绘了宴会中音乐与佩饰的碰撞声交织,如同雾中的行人,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
“豪客传灯将上马,美人含睡方倚栊”展现了豪客们手持灯笼准备离开,而美人则依窗而立,似乎还在沉睡,透露出宴会即将结束的意味。
“人生在客意萧索,我愿时时逢此乐”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希望能够经常体验这样的快乐。
最后,“不眠独上城南楼,江山湖山两漠漠,北斗明边见孤鹤”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登上城南高楼,面对广阔无垠的江山湖山,北斗星边见到一只孤独的鹤,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文化韵味的深秋雅集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
岭南五月薰风吹,荔枝初熟红累垂。
千树莹煌照林麓,忆曾饱食为儿时。
君谟品尔为第一,何乃昔贤比尤物。
交南入献永元时,涪州取贡天宝日。
绛囊中裹白玉肌,琼浆一割甘如饴。
回看百果无颜色,况复蒲萄能拟之。
嗟彼美兮生岭峤,可怜此味人知少。
千年每恨妃子污,一旦更遭侧生诮。
蠲渴补髓堪延年,故园怅别路几千。
感时抚景每忆汝,饥肠馋喙长流涎。
思莼客子浮归舸,我尚风波未回柁。
何年解组赋归来,坦腹日餐三百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