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荔枝》
《忆荔枝》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古风

岭南五月薰风吹,荔枝初熟红累垂。

千树莹煌照林麓,忆曾饱食为儿时。

君谟品尔为第一,何乃昔贤比尤物。

交南入献永元时,涪州取贡天宝日。

绛囊中裹白玉肌,琼浆一割甘如饴。

回看百果无颜色,况复蒲萄能拟之。

嗟彼美兮生岭峤,可怜此味人知少。

千年每恨妃子污,一旦更遭侧生诮。

蠲渴补髓堪延年,故园怅别路几千。

感时抚景每忆汝,饥肠馋喙长流涎。

思莼客子浮归舸,我尚风波未回柁。

何年解组赋归来,坦腹日餐三百颗。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江源的《忆荔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岭南五月荔枝成熟时的景象,以及对荔枝独特风味的赞美与怀念。

诗开篇即以“岭南五月薰风吹,荔枝初熟红累垂”两句,勾勒出岭南五月荔枝成熟的热烈景象,红艳欲滴的荔枝挂满枝头,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接着,“千树莹煌照林麓”,进一步渲染了荔枝树的繁茂与光彩夺目,仿佛整个山林都被这鲜红的果实照亮。

诗人回忆起儿时饱食荔枝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荔枝的深厚情感。“君谟品尔为第一,何乃昔贤比尤物”,通过引用古人对荔枝的赞誉,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独特价值和美味。接着,诗人描述了荔枝的形态与口感:“交南入献永元时,涪州取贡天宝日。绛囊中裹白玉肌,琼浆一割甘如饴。”通过对比古代进贡的场景,以及将荔枝比作包裹在红色囊中的白玉,以及其甘甜如蜜的口感,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珍贵与诱人。

“回看百果无颜色,况复蒲萄能拟之”,诗人通过对比其他水果,强调了荔枝的独一无二,即便是葡萄这样的名贵水果也无法与之相比。最后,“嗟彼美兮生岭峤,可怜此味人知少”,表达了对荔枝生长在岭南这一独特环境的感慨,以及对其味道被世人了解不多的遗憾。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事件——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以及唐代的荔枝贡品,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荔枝的思念之情:“千年每恨妃子污,一旦更遭侧生诮”,反映了对荔枝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结尾部分,诗人以“蠲渴补髓堪延年,故园怅别路几千”表达了对荔枝营养价值的肯定,以及对荔枝的怀念之情。最后,“感时抚景每忆汝,饥肠馋喙长流涎。思莼客子浮归舸,我尚风波未回柁。何年解组赋归来,坦腹日餐三百颗”,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荔枝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能够再次品尝到荔枝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荔枝的自然之美与风味之妙,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大子夜歌二首·其一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0)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

绕花开水殿,架竹起山楼。

荷芰轻薰幄,鱼龙出负舟。

宁知穆天子,空赋白云秋。

(0)

兴州出行

危途晓未分,驱马傍江濆。

滴滴泣花露,微微出岫云。

松梢半吐月,萝翳渐移曛。

旅客肠应断,吟猿更使闻。

(0)

宫词·其六十三

东宫降诞挺佳辰,少海星边拥瑞云。

中尉传闻三日宴,翰林当撰洗儿文。

(0)

被试出塞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

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

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

(0)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象秋。

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