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有感六首·其四》
《踏莎行.有感六首·其四》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志扶颠隮,身陷网罗。先忧特为此心多。

气吞天际长虹势,手障人间东逝波。

楼上秦曲,军前楚歌。英雄羽客总消磨。

惟有忠灵永不散,与君携手吊湘娥。

(0)
鉴赏

这首诗《踏莎行·有感六首(其四)》由明代诗人杨爵创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壮丽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忠诚精神的颂扬。

首句“志扶颠隮,身陷网罗”描绘了主人公虽有扶助危难之志,却身陷困境的无奈与悲凉。接着,“先忧特为此心多”表达了主人公因忧虑而心绪繁重,体现了其深沉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气吞天际长虹势,手障人间东逝波”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以长虹和东逝之波为喻,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豪迈的气概和阻挡历史洪流的决心,寓意着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楼上秦曲,军前楚歌”引用了历史典故,秦曲和楚歌分别代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这里用来象征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面对复杂历史情境时的复杂心情。

“英雄羽客总消磨”一句表达了对英雄和隐士的惋惜之情,指出他们的才华和理想往往在现实面前被消磨,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惟有忠灵永不散,与君携手吊湘娥”则将主题升华至对忠诚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忠魂不散,与君共悼,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哀思,也是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永恒颂歌。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宏大,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忠诚精神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人性光辉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舟中买双鳜鱼

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

脊梁专车尾梢云,肉如大武千秋筋。

小港阻风泊乌舫,舫前渔艇晨收网。

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如掌。

洞庭枨子青欲黄,香肤作线醯作浆。

供侬朝吃复晚吃,秃尾槎头俱避席。

可怜秋浦好秋山,侬眼未饱即北还。

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

留侬看山仍看江,更荐鲜鱼庖玉霜。

江神好意那可忘,江神恶剧那可当。

(0)

乡士李英才得老潘墨法善作墨梅复喜作诗艮斋目以三奇赠之七字予复同赋云

吾乡李君磊嵬胸,夜持云梯倚秋空。

月中夺得修月斧,斫倒南山千岁松。

束归丹灶和玉桂,燧出绿雾霏鸾龙。

捣成玄圭与苍璧,洒作横枝岁寒色。

庾岭霜林和靖园,掇入生绡供戏剧。

幻松作璧璧作梅,豪气勃郁尚不开。

琼艘满釂梅雪下,吐出西湖有声画。

(0)

端午前一日阻风鄱阳湖观竞渡

恶风夜半阻归船,端欲留人作胜缘。

千里携家观竞渡,五湖新涨政黏天。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杀儿郎喜欲颠。

得去更佳留亦好,吾曹何处不欣然。

(0)

贺建康帅余处恭迎宝公祷雨随应

大士多时不入城,入城犹未炷炉熏。

忽吹淮水千峰雨,不费钟山半朵云。

桑叶秧苗俱起舞,葵花萱草亦欢欣。

尚书款送公归去,留下丰年二十分。

(0)

舟过桐庐三首·其一

潇洒桐庐县,寒江缭一湾。

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

稚子排窗出,舟人买菜还。

峰头好亭子,不得一跻攀。

(0)

中秋前一夕雨中登双溪叠嶂已而月出二首·其二

双溪叠嶂旧知名,投老初登眼不醒。

一雨飞来四天黑,乱云遮断万峰青。

急呼月色开秋色,夺得昭亭与敬亭。

自笑诗翁犹狡狯,不饶山鬼弄精灵。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