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雪中作寄萧梅初》
《春雪中作寄萧梅初》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来频下雪,弥望涨痴阴。

无地可容足,有天能见心。

峨冠甘虏笠,正语化蛮音。

何日得隐去,深山深更深。

(0)
鉴赏

这首诗《春雪中作寄萧梅初》由宋代末年至元代初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春雪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深沉的氛围。

首句“春来频下雪”,点明季节与天气,春日里频繁降雪,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弥望涨痴阴”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写,表现了雪后天地间一片混沌、昏暗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

“无地可容足,有天能见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环境的压抑与内心的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无法找到立足之地,但内心却依然保持着清晰的认识,暗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自省。

“峨冠甘虏笠,正语化蛮音”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处境与心境。峨冠是古代士大夫的帽子,此处用来形容诗人的身份;“虏笠”则是对敌人的蔑称,表明诗人身处异族统治之下,仍保持高傲的姿态。同时,“正语化蛮音”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异族统治下,也坚持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不被同化。

最后,“何日得隐去,深山深更深”表达了诗人渴望逃避现实,寻找心灵的归宿的愿望。深山深处,象征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之地,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时局的坚韧意志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0)

阛阓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0)

秋日访同人

忽忆金兰友,携琴去自由。

远寻寒涧碧,深入乱山秋。

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

幸逢三五夕,露坐对冥搜。

(0)

宿日观东房诗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

古木愁撑月,危峰欲堕江。

自吟空向寂,谁共倒秋缸。

(0)

溯西江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

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沈。

一身累困怀千载,百口无虞贵万金。

空阔远看波浪息,楚山安稳过云岑。

(0)

白雁

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

薄暮浴清波,斜阳共明灭。

差池失群久,幽独依人切。

旅食赖菰蒲,单栖怯霜雪。

边风昨夜起,顾影空哀咽。

不及墙上乌,相将绕双阙。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