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雁过妆楼.郑丈叔问比竹余音用梦窗韵咏芙蓉,凄艳殆绝,偶同妇兰仪话看花旧事,依调和之》
《新雁过妆楼.郑丈叔问比竹余音用梦窗韵咏芙蓉,凄艳殆绝,偶同妇兰仪话看花旧事,依调和之》全文
清 / 张尔田   形式: 词

秋老香浓。凌波恨、翩然乍见惊鸿。

浣纱人远,零落露粉啼丛。

别浦流云牵梦断,佩声暗约小帘栊。锦屏空。

怨蛾镫畔,翠锁眉峰。

江皋铅华净洗,似玉奴病酒,微带惺忪。

半池秋被,金屋称贮娇容。

机丝夜来罢织,莫轻皱、仙衣揉碎红。

含情处,有露房娟泪,凄伴霜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芙蓉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凄美与哀愁的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芙蓉花比作“惊鸿”,形象地展现了其在秋风中翩然而至的瞬间之美。花儿远离浣纱女,零落于露水之中,花瓣上沾满露珠,仿佛是哭泣的痕迹。别浦边的流云似乎牵动着诗人的心绪,梦魂难寻,只有佩环的声音在小帘栊间回响。

诗人进一步将芙蓉花比喻为病酒的玉奴,形容其病态之美,带着一丝朦胧与慵懒。池塘中的芙蓉花如同被洗净铅华,显得纯净而优雅,仿佛是金屋中珍藏的娇容。夜晚的机杼声停止,不再织布,暗示着一种静谧与安宁。诗人担心这美丽的芙蓉花可能会因外界的触动而皱起花瓣,如同仙衣上的红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芙蓉花含情脉脉的怜爱之情,花儿仿佛在露水中含泪,陪伴着秋夜的寒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凄美动人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尔田
朝代:清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猜你喜欢

挽梁祖寿·其三

身前身后为谁忙,手辟田园日就荒。

似我为僧君不可,似君正好哭千场。

(0)

张子白休官却寄·其三

峡山兀兀水深深,识得斯人去住心。

罗雀门如僧舍冷,归猿洞接野棠阴。

直躬累俗怜同病,携手何年共入林。

我解行缠君解印,虎溪明月待相寻。

(0)

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其三

入座夫人狸首斑,招魂前后有桐棺。

棋当冷局心先死,车转雷声眼倦看。

华表仙歌千载恨,绛帷虫语五更寒。

何人肯念西华窘,拟续刘标著论难。

(0)

市中传奇僧俗杂观,诗以戏之·其二

三叠清商一笑休,旁观容我豁双眸。

御风羽客隳神足,出定高僧过酒楼。

野老醉归霜点鬓,佳人歌罢锦缠头。

无情独有长天月,不与风光管去留。

(0)

题安期岩

跨鹤人何去,求仙事孰论。

涧蒲犹石上,瓜枣但名存。

岩下众峰小,云中此地尊。

焉知壶里外,别有一乾坤。

(0)

暮春谒海幢阿大师影堂

竹帘仍捲海涛春,竟夕低徊独怆神。

风殿泠泠金磬静,月楼漠漠翠烟新。

壁悬旧拂閒栖鸽,架积遗书暗锁尘。

此地从来称法窟,到来谁不慕天亲。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