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风尘暗铁衣,捐躯报国是男儿。
龙泉尚照孤臣血,马革何怜烈士尸。
志灭鲸鲵心欲奋,气吞虎豹力难支。
岭南一段纲常事,付与当年史氏知。
百越风尘暗铁衣,捐躯报国是男儿。
龙泉尚照孤臣血,马革何怜烈士尸。
志灭鲸鲵心欲奋,气吞虎豹力难支。
岭南一段纲常事,付与当年史氏知。
这首明代诗人戴轸的《挽陈衍死敌》表达了对陈衍这位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烈士的深深敬意和哀悼。首句“百越风尘暗铁衣”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环境的恶劣,暗示了陈衍在艰难环境中坚守忠诚。次句“捐躯报国是男儿”直接赞扬了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操。
第三句“龙泉尚照孤臣血”中的“龙泉”通常象征宝剑,这里寓指烈士的遗志和牺牲,即使在死后,他的精神犹似宝剑之光,照亮了孤臣的忠诚之路。第四句“马革何怜烈士尸”则表达了对陈衍遗体的悲悯,希望他的英勇能被后人铭记。
第五、六句“志灭鲸鲵心欲奋,气吞虎豹力难支”进一步刻画了陈衍的壮志豪情,他有消灭敌人(鲸鲵)的决心,但最终力不从心,壮志未酬。最后一句“岭南一段纲常事,付与当年史氏知”,将陈衍的事迹视为维护伦理纲常的典范,期待历史公正地记录下这段英勇事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扬了陈衍的英勇,也寄寓了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感慨,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