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持中赴四明节推二首·其一》
《送陈持中赴四明节推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更无人未识东州,晚得吾宗第一流。

编磬在县金奏合,清冰出壑玉壶秋。

喜才一见还分袂,怀欲多言但倚楼。

亦有鄮山三四友,可令观政话然不。

(0)
注释
东州: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吾宗:诗人所属的家族。
第一流:最优秀的人之一。
编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金奏合: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清冰出壑:形容泉水清澈如冰。
玉壶秋:象征高洁的秋意。
分袂:分手,离别。
倚楼:靠着楼栏杆,这里指远眺或思绪万千。
鄮山三四友:来自鄮山的三四位朋友。
观政:观看或参与政务。
话然不:畅谈,无拘无束。
翻译
再没有人不认识东州的我,晚年才成为家族中的佼佼者。
县里的编磬演奏出金石般的和谐,秋天的山谷中流淌着如玉壶般清澈的冰泉。
初次相见便要分别,心中有许多话只能倚楼倾诉。
我也有几位来自鄮山的朋友,他们可以一起讨论政务,共度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为好友陈持中赴任四明节推(地方官职)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与离别之情。首句“更无人未识东州”称赞陈持中的才华出众,在当地已无人不知;“晚得吾宗第一流”则强调他在学术上的杰出地位,虽出道较晚,却已崭露头角。

“编磬在县金奏合”运用典故,比喻陈持中的才能如同编磬般和谐悦耳,将在官署中奏出金石之音;“清冰出壑玉壶秋”则以清冷的秋水和玉壶象征他的高洁品性,如冰清玉洁。

“喜才一见还分袂”表达诗人对初次相见就分离的遗憾,流露出深厚的友情;“怀欲多言但倚楼”则通过倚楼远望的动作,寓言自己有许多话想说,却只能寄托于远方的楼阁。

最后两句“亦有鄮山三四友,可令观政话然不”提到诗人还有几位好友在鄮山,他们可以一同讨论政事,让陈持中在忙碌的政务中也能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支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陈持中的才情,也寄寓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和祝福。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寿大司马吴公·其一

班缀鹓鸾爵上公,鼎烹龙虎貌还童。

铁冠曾执三湘宪,铜柱犹存五岭功。

曳处履声为赤舄,悬来弧影是彤弓。

渭滨未许长垂钓,闻说君王正梦熊。

(0)

送林观察备兵金衢

使节翩翩浙水过,东山那许久蹉跎。

一门剑履闽中少,百将櫜鞬越绝多。

露布星驰官负弩,霜台月满士横戈。

九重正尔资筹算,无暇寻仙访烂柯。

(0)

寿林天懋母黄太夫人·其二

仙衣初剪紫霞绡,镜里霜鬟尚未凋。

贤媛正宜参八座,殊恩今已锡三朝。

吹从玄鹤空中度,书寄青鸾海上遥。

多少翟公门下客,纷纷犹进白云谣。

(0)

过郑惠州墓·其一

三尺孤坟倚翠微,行人到此泪沾衣。

罗浮四百魂何在,华表千年鹤未归。

尘世功名悲薤露,空山松柏冷斜晖。

每逢寒食倍惆怅,风落残花满路飞。

(0)

闻警·其四

关山边骑响萧萧,司马观兵日度辽。

天上黑光久摩荡,宫中黄屋太焚烧。

空挥涕泪忧时变,难效涓埃答圣朝。

安得善言同宋璟,冥冥氛祲一时销。

(0)

题普通寺

山城已在山,寺更翠微间。

磴路危因石,杉松密护关。

莺声无意巧,云影自然閒。

徐步经行久,桐花满地斑。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