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雁字十九首·其五》
《后雁字十九首·其五》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闪霍仿公孙,垂垂引漏痕。

装潢悬玉宇,授受付金昆。

带雨流鹑火,衔芦赋大言。

灵文人未测,只倩记寒温。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后雁字十九首》中的第五首,描绘了雁群的形象和寓意。诗人以“闪霍仿公孙”形容雁阵的灵动与有序,仿佛子孙相继,展现出雁行的整齐与传承。接下来,“垂垂引漏痕”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雁影随着滴漏的痕迹逐渐拉长。

“装潢悬玉宇”将雁的形象提升至天空的宫殿,比喻它们翱翔的姿态如同装饰在碧空中的华丽图腾。而“授受付金昆”则象征着雁群间的亲情和互助,如同家族的延续与责任传递。诗人通过“带雨流鹑火”描绘雁群在风雨中飞翔,即使艰难也坚韧不屈,同时“衔芦赋大言”则寓言它们在长途迁徙中发出豪言壮语,表达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最后两句“灵文人未测,只倩记寒温”揭示出雁的智慧深沉,人类难以完全理解,但可以从中感受到它们对同伴的关怀和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整首诗以雁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步蟾宫.为高澹人内翰题半榴图。内翰雨中入直,上手赐殿前白石榴一颗,拜食其半,携归作是图也

房皴玳瑁移宫扇。疏雨过、赐来秋苑。

分明三十八珠胎,到写入、吴绡才半。

边鸾几颗轻红染。记旧谱、宣和曾按。

争如冰碗擘初匀,带露叶、欹斜一剪。

(0)

南乡子.乌石山房即目

千缕袅茶烟。消受松风一榻前。小雨初收帘试卷。

山四面。洗出佛头青万点。

(0)

摸鱼子.春江送客,忆家园作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

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

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

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

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客。

独怜归计偏迟暮,空羡渡江飞鹢。津鼓急。

算此去、鸥波直回樟亭北。沉吟望极。

但有梦来寻,梨花砚雨,斋在小山侧。

(0)

永遇乐.农事

筑岸溪头,占霞珑上,还探秧信。

洗簇分蚕,编栏护鸭,似燕忙无定。

腰缣初试,青裁莎草,细结钓衣成领。

长相伴、秋机织妇,絮语荻帘灯影。

垣泥缺处,木香不断,碌碡砑场如镜。

稻把晴收,芥台晚割,步碓连庖井。

前村耕叟,邀尝腊瓮,寒渚自摇归艇。

休忘却,梅根拨雪,咒花夜醒。

(0)

洞仙歌·其二九日酬别邵亦同

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

(0)

惜红衣.和家兄赋荷花紫草

檀粉轻匀,莲衣碎颤,别生春艳。

麦乍青时,空畦早开遍。

分明叠锦,吹几阵、东风难捲。孤燕。

贴地飞来,似并刀裁剪。秧田小岸。

挑菜人归,香弓也留恋。斜阳影里,绀袖斗深浅。

画榼翠尊俱载,坐比绣茵还软。

爱杏村花舞,添了紫塍红点。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