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
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闽海将军乱离后。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
清才天付与,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
便送我、兰舟向淮阴,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
这首清代李符的《洞仙歌·其二·九日酬别邵亦同》是一首表达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情的词作。开篇“师门同学,询平生良友”直接点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暗示了他们共同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接着,“闽海将军乱离后”透露出社会动荡的背景,为后文的情感渲染铺垫。
“到西泠桥畔,买醉垆头,人濯濯、彷佛月中春柳”描绘了在西泠桥边,两人借酒浇愁,友人形象清瘦如月中春柳,画面感强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清才天付与”赞美友人才华出众,而“旅馆残灯,击钵催诗八叉手”则展现了友人在旅店中挥洒才情,吟诗作赋的场景。
“更擅郭熙山,一箑相贻,写眼底、丹枫乌桕”进一步赞美友人的绘画技艺,他以画扇传递友情,画面中满是秋意,寓含离别的凄凉。“便送我、兰舟向淮阴”预示着友人将乘舟离去,而“正茸帽风吹,黯然重九”则以重阳节的萧瑟景象烘托离别时的黯然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离别时的哀伤情绪,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不经世,识字长苦饥。
而令七尺躯,愧此一鸱夷。
何似不读书,买牛荷锄犁。
六经垂照耀,九道驰坦夷。
天门西北开,达者得升跻。
儒冠立其下,宁问渠是谁。
凤雏生不凡,三日愿高飞。
蓬鸠远未识,老死安其卑。
二鸟各适性,吾方定其施。
鸠兮鸠兮汝勿嗤,朝阳合得凤来仪。
一举万里青云栖,汝鸠虽老安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