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
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
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
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
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客。
独怜归计偏迟暮,空羡渡江飞鹢。津鼓急。
算此去、鸥波直回樟亭北。沉吟望极。
但有梦来寻,梨花砚雨,斋在小山侧。
怅西风、青帘白舫,横河催散瑶席。
桐阴半阁飞觞罢,冷却玉玲珑石。芳岁隔。
卧孙楚楼头、早又过寒食。家园春色。
定砌绽丹芽,径抽碧笋,稚蝶采香湿。
秦淮柳,惯折柔条千尺。露桥送尽行客。
独怜归计偏迟暮,空羡渡江飞鹢。津鼓急。
算此去、鸥波直回樟亭北。沉吟望极。
但有梦来寻,梨花砚雨,斋在小山侧。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江边送别的情景,以西风、青帘白舫和瑶席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词人感叹时光飞逝,孙楚楼头已过寒食,寓示着岁月流转,家园春色正浓,丹芽绽放、碧笋抽出,生机盎然,然而词人心中却满是思乡之情。
秦淮河畔的柳树引人折枝,象征着离别之苦,而行客渐行渐远,只剩下词人独自面对迟暮归期的遗憾。他羡慕江上的飞鹢能迅速渡江,而自己却被急促的津鼓催促着离开。词人想象着航向樟亭北,心中充满对家乡的思念,只能在梦中寻找那梨花飘落、砚雨如丝的小山斋舍。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以及离别时的无奈与期待,展现出清人龚翔麟独特的词作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