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秦溪道,流离见甲兵。
黄沙随阵合,白刃四山明。
岐路无南北,扁舟隔死生。
相逢惟一哭,暴骨正纵横。
风雨秦溪道,流离见甲兵。
黄沙随阵合,白刃四山明。
岐路无南北,扁舟隔死生。
相逢惟一哭,暴骨正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秦溪道上的凄惨景象,通过风雨、甲兵、黄沙、白刃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诗人以“流离”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战乱中百姓的颠沛流离之苦。接着,“黄沙随阵合,白刃四山明”两句,用色彩对比强烈地描绘了战场的混乱与血腥,黄沙与白刃的交织,不仅渲染了战争的激烈,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岐路无南北,扁舟隔死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战乱中,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同样充满了死亡的威胁,人们的生命线被一条小小的扁舟所隔断,象征着生存的渺茫和命运的无常。最后,“相逢惟一哭,暴骨正纵横”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面对战乱带来的苦难,人们只能相视而泣,而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尸骨,则是战争最直观的见证,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对生命的践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明末清初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
莫惜朝来准酒钱,渊明身即是花仙。
重阳满满杯中泛,一缕黄金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