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台边拂战尘,初平山畔綵衣新。
又攀高柳隋堤暮,却寄寒梅庾岭春。
韶石閒寻张乐地,曹溪首访悟空人。
男儿平昔四方志,莫厌区区走只轮。
魏帝台边拂战尘,初平山畔綵衣新。
又攀高柳隋堤暮,却寄寒梅庾岭春。
韶石閒寻张乐地,曹溪首访悟空人。
男儿平昔四方志,莫厌区区走只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十六兄赴韶州从事》。诗中的意境丰富,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对古人遗迹的怀念。
"魏帝台边拂战尘,初平山畔綵衣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通过“魏帝台”和“初平山”的点题,勾勒出一段古代战争的轮廓,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怀。
"又攀高柳隋堤暮,却寄寒梅庾岭春。"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攀援高柳和寄托寒梅,表现出诗人的情感交流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韶石閒寻张乐地,曹溪首访悟空人。" 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古代名士张乐、悟空的人物地点的寻访,表达了自己对文化传承和历史人物的尊崇。
最后两句"男儿平昔四方志,莫厌区区走只轮。" 则流露出诗人鼓励友人的豪情壮志,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映射出宋代文人对于历史、自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