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寄赏事何如,远借高名信有无。
试使当时未身遇,不知谁解别贤愚。
昔人寄赏事何如,远借高名信有无。
试使当时未身遇,不知谁解别贤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题会蠡亭(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和个人名声的反思。
"昔人寄赏事何如" 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所给予的评价是否合理的困惑。这里的“昔人”指的是过去的人,“寄赏”则是指他们对人才或事件的评判。
"远借高名信有无" 这句话进一步探讨了名声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关系。“远借”意味着从遥远的过去借鉴,“高名”指的是历史上的盛名,而“信有无”则是询问这些名声是否可信。
接下来的两句"试使当时未身遇,不知谁解别贤愚",诗人设想如果自己处在那个时代,但没有亲身体验那些评价的情况下,会怀疑谁能真正辨识出贤与愚的区别。这里强调了个人体验对于理解历史评价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评价和名声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才评判标准的怀疑态度。这也体现出了宋代文人在文化自信与传统价值观上的复杂情感。
作郡逾七载,今日偶独游。
石径虽折盘,去去山更幽。
人家隐丛筱,蔀屋无岑楼。
我欲询民俗,肩舆因少留。
踉跄走村竖,三五遮道周。
俯首拜君侯,俱言今有秋。
禾黍已登场,牟麦行见耰。
公租少逋负,里胥敢诛求。
民情已如此,闻之我心休。
于焉度重岭,风光豁人眸。
村舂转云碓,石桥架回流。
前有梵王家,巍巍俯林丘。
门前列松桧,白日风飕飕。
老衲出相迓,长跪礼数优。
熏垆与茗碗,相奉何绸缪。须臾出盘筵,有?亦有羞。
新酒不尽饮,诗句任冥搜。
侍我程氏子,资质如琳璆。
年少总知学,我唱彼亦酬。
引我访古祠,祠下渟龙湫。
祈祷辄灵应,此语證前脩。
试登华子冈,冈前衍平畴。
再陟翻经台,台荒林木稠。
山果自琐碎,野鸟鸣啾啾。
听之不惮䀨,亦足纾烦忧。
归来不觉晚,零露袭敝裘。
《游麻源三谷》【明·谢士元】作郡逾七载,今日偶独游。石径虽折盘,去去山更幽。人家隐丛筱,蔀屋无岑楼。我欲询民俗,肩舆因少留。踉跄走村竖,三五遮道周。俯首拜君侯,俱言今有秋。禾黍已登场,牟麦行见耰。公租少逋负,里胥敢诛求。民情已如此,闻之我心休。于焉度重岭,风光豁人眸。村舂转云碓,石桥架回流。前有梵王家,巍巍俯林丘。门前列松桧,白日风飕飕。老衲出相迓,长跪礼数优。熏垆与茗碗,相奉何绸缪。须臾出盘筵,有?亦有羞。新酒不尽饮,诗句任冥搜。侍我程氏子,资质如琳璆。年少总知学,我唱彼亦酬。引我访古祠,祠下渟龙湫。祈祷辄灵应,此语證前脩。试登华子冈,冈前衍平畴。再陟翻经台,台荒林木稠。山果自琐碎,野鸟鸣啾啾。听之不惮䀨,亦足纾烦忧。归来不觉晚,零露袭敝裘。
https://shici.929r.com/shici/WAPR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