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看山认未真,登山方见翠嶙峋。
对城相去无多路,破浪能来有几人。
镜里楼台千古寺,鸥边花木四时春。
兴阑又复登舟去,回首烟螺隔世尘。
湖上看山认未真,登山方见翠嶙峋。
对城相去无多路,破浪能来有几人。
镜里楼台千古寺,鸥边花木四时春。
兴阑又复登舟去,回首烟螺隔世尘。
这首《游君山》由明代诗人薛纲所作,描绘了游览君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
首句“湖上看山认未真”,诗人站在湖畔,远眺山峦,初时并未能清晰辨识山的真貌,引出下文对山景的细致观察。接着“登山方见翠嶙峋”一句,点明了只有亲身攀登,才能真正领略山的壮丽与独特之处,这里的“翠嶙峋”生动地描绘了山色的青翠与山石的峻峭。
“对城相去无多路,破浪能来有几人”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距离,以及人们对于自然探索的稀少,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珍视。这里不仅展现了地理上的距离,更隐含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镜里楼台千古寺,鸥边花木四时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楼台倒映在清澈的水中,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鸥鸟围绕着繁花绿树,四季皆有春意盎然之景。这两句以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生命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永恒。
最后,“兴阑又复登舟去,回首烟螺隔世尘”表达了游览结束后的感慨。在享受了山水之乐后,诗人不得不返回世俗,但心中留下的美好回忆如同烟螺般,虽隔世却难以忘怀。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不舍,也是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游君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用心神。
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江山长带春。
云势似离岩底石,浪花如动岸边蘋。
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鸟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埽。
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
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
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
今朝一开口,语少意何深。
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
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及至死生际,何曾苦乐均。
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孤孑。
有如林中竹,忽被风吹折。
一折不重生,枯死犹抱节。
男儿若丧妇,能不暂伤情。
应似门前柳,逢春易发荣。
风吹一枝折,还有一枝生。
为君委曲言,愿君再三听。
须知妇人苦,从此莫相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