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虚无判,飞烟近远同。
旌旟霄汉里,人马画图中。
久对霜林碧,徐看晓岫红。
光华随望出,紫气日来东。
野色虚无判,飞烟近远同。
旌旟霄汉里,人马画图中。
久对霜林碧,徐看晓岫红。
光华随望出,紫气日来东。
这首诗描绘了仲冬时节,诗人出发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野色虚无判”,以“虚无”二字,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层轻纱之中,难以分辨其真实与虚幻。接着,“飞烟近远同”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朦胧之美,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烟雾缭绕,景象如出一辙,展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自然景观。
“旌旟霄汉里,人马画图中”两句,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更为具体的人事活动。旌旗飘扬于云霄之间,人马行进于画卷之中,既体现了军事行动的壮观,也寓意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事迹。这里,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融合,赋予了画面以更深层次的意义。
“久对霜林碧,徐看晓岫红”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霜林碧绿,晓岫(早晨的山)则呈现出一抹红色,对比鲜明,色彩丰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光华随望出,紫气日来东”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随着目光的延伸,光芒四射,紫气东来,预示着希望与机遇的到来。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时间和未来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堂邃宇人罕过,锦囊高挂珊瑚柯。
乍闻人响轩勇气,空中跳踯常傞傞。
何来宾从皆秃袖,入门豪气声欢呵。
服膺拳拳疑印绶,朝餐废箸犹摩挲。
三尺宝床正中设,郑锦齐缕金盘陀。
两鹑出囊已脱手,盛怒似欲寻干戈。
朱目绀趾岂得辨,疾如激水旋双涡。
注目良久三叹息,为官为私理则那。
戕伐固皆尔俦类,崇朝百姓何足多?
磔毛啄血供一笑,谁当与尔同痒疴?
瞥然一败竟菹醢,争如《朱鹭》传铙歌。
田中偃鼠饫草实,徐行不避虞人罗。
乃知羽翼反为累,呜呼奈比微生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