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鸟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鸟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鹤鸟坚守自己的高洁品格,不愿意与其他杂鸟为伍,保持着自己不食腐鼠、不饮盗泉的操守。诗中的“贞姿自耿介”表明了鹤对自身品性的珍视和维护,而“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则透露出鹤与其他鸟类在长时间内共同生活但志趣各异的境况。
然而,当鹤受到某种诱惑时,它也会放弃高洁,去争夺食物,甚至变得对主人和其他鸟类过分亲近。诗中的“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表现了鹤在面临诱惑时的变化,而“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则指出了鹤在追求食物时的竞争行为。
最后,“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物本能难以预测和理解的感慨。而“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则是说,即便是一时的满足,也会导致这样的变化,更何况是在高位者的宠爱之下。
整首诗通过鹤的形象,探讨了品格与诱惑、自然本能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水宿枫根罅。尽沽来、鹅黄老酿,银丝鲜鲊。
记得筝堂和伎馆,尽是仪同仆射。
园都在、水边林下。
不闭春城因夜宴,望满湖、灯火金吾怕。
十万盏,红毬挂。重游陂泽偏潇洒。
剩空潭、半楼烟雨,玲珑如画。
人世繁华原易了,快比风樯阵马。
消几度、城头钟打。
惟有鸳鸯湖畔月,是曾经、照过倾城者。
波织簟,船堪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