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如五岳,永古此幽宫。
天朗林原气,川流洙泗风。
奠椒溯思处,瞻楷不言中。
万载读书者,水源木本同。
一抔如五岳,永古此幽宫。
天朗林原气,川流洙泗风。
奠椒溯思处,瞻楷不言中。
万载读书者,水源木本同。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谒孔林酹酒》。诗中,他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孔子陵寝——孔林的庄严肃穆。"一抔如五岳"形象地表达了对孔子崇高的敬意,将墓地比作巍峨的五岳,显示出其地位之重。"永古此幽宫"则强调了孔林的永恒与静谧。
"天朗林原气,川流洙泗风"两句,通过描绘晴朗的天空、宁静的森林和仿佛流淌着洙泗河水的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庄重的氛围,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奠椒溯思处,瞻楷不言中"表达了对孔子智慧的追思和对他的行为典范的仰望,暗示了对儒家教诲的深深敬畏。
最后两句"万载读书者,水源木本同",寓意着后世无数读书人如同饮水思源,都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揭示了孔林作为儒家学说源头的重要性,以及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尊崇和敬仰。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自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人道。
几涉沙汀与水村,几看云物幻乾坤。
渡头冲雪哦诗老,船尾乘风破酒昏。
未晚橹声先傍岸,乍晴江色远侵门。
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