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自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人道。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自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人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赠予道士阮太虚何存斋的作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道家修行的理解和自我解脱的态度。诗中通过描绘六道轮回中的苦难,指出众生皆有烦恼,即使是官员和道士也各有其道,强调了因果报应的观念。诗人以春风和秋月为喻,表达自己不受世俗束缚的决心,即使面对权贵也不屑于逢迎,更不愿与人谈论那些浅薄的话题。他自嘲为“风颠”,却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清晰的认识,不为饥渴所困,相信天道自然会满足。最后,他以“真宰善解家”自比,暗示自己深谙大道,但并不轻易向他人透露。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情怀。
记前番,明河如练,一双星影才渡。
去回真算天孙巧,不待隔年来聚。谁作主?
任月帐云屏,再绾同心缕。
刍尼解事,看两度殷勤,毛衣秃尽,填出旧时路。
含情处。脉脉一襟风露。天涯枨触离绪。
追欢早把芳时误。此夕匏瓜如故。愁莫诉!
怕再上、针楼又被黄姑妒。何时归去?
盼白鹤重来,玉笙吹破,或与子乔遇。
江天空阔,看江波万倾明月千里。
高阁凭栏闲展卷,洗眼几重山水。
排闼青山,打头落叶,都入狂吟里。
风床独罢,钩帘宿鹭惊起。
最忆文选楼前,平山堂下,少日趋庭地。
大块文章凭付与,交遍过江名士。
手泽仍留,头衔旧换,仍恋青灯味。
广陵官阁,更添多少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