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涉沙汀与水村,几看云物幻乾坤。
渡头冲雪哦诗老,船尾乘风破酒昏。
未晚橹声先傍岸,乍晴江色远侵门。
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
几涉沙汀与水村,几看云物幻乾坤。
渡头冲雪哦诗老,船尾乘风破酒昏。
未晚橹声先傍岸,乍晴江色远侵门。
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接泥渡头遭遇雪后的旅行经历。首句“几涉沙汀与水村”,展现出诗人频繁地穿行于水边村落之间,足见其行程之频繁和旅途之艰辛。次句“几看云物幻乾坤”则暗示了天气变化无常,云雾翻腾,天地之间的景象瞬息万变。
“渡头冲雪哦诗老”写他在渡口冒着雪吟咏诗歌,显示出诗人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仍保持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船尾乘风破酒昏”则描绘出诗人乘船顺风而行,借酒消愁的情景,透露出些许孤寂与豪放。
“未晚橹声先傍岸”描绘了天色尚早,但船已临近岸边,橹声清晰可闻,暗示旅程即将结束。“乍晴江色远侵门”则写出雨后初晴,江水的色彩映入门帘,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最后两句“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以白鸥疾飞西去的画面收尾,鸥鸟的消失与淮山的隐没形成对比,寓言诗人对未知的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眼前景色的留恋,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况味的抒发,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
早识参知公,矫矫一世师。
东序悬钟镛,西清列敦彝。
及乎觏象贤,宛然慨风仪。
奈何同阿閦,一见忽失之。
接汝通家刺,诵汝幼妇辞。
旧感热中肠,新好溢须眉。
别业创湖涘,有无余曲池。
答言九州慕,焉系一壑私。
伊子论交日,是我挫名时。
敢夸大父行,勿言丈人知。
昔我游济中,于兹二纪徂。
叨陪雪宫宴,地底喷真珠。
斗雹跑突泉,弄蟾大明湖。
东南华不注,灼若芙蓉敷。
间携济南生,促膝黄公垆。
卷波白浩荡,瞪眼青模糊。
回首万事空,千载亦须臾。
君今持节去,奄有齐鲁墟。
齐风复泱泱,鲁道不崎岖。
惜哉弦中雪,不与寒山居。
倘式元礼门,长松余几株。
窃申孝标愧,为我抚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