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接泥渡头再遇雪》
《接泥渡头再遇雪》全文
宋 / 董嗣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几涉沙汀与水村,几看云物幻乾坤。

渡头冲雪哦诗老,船尾乘风破酒昏。

未晚橹声先傍岸,乍晴江色远侵门。

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ētóuzàixuě
sòng / dǒnggǎo

shèshātīngshuǐcūnkànyúnhuànqiánkūn

tóuchōngxuěòshīlǎochuánwěichéngfēngjiǔhūn

wèiwǎnshēngxiānbàngànzhàqíngjiāngyuǎnqīnmén

báiōushù西fēimíngluòhuáishānjiànhé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接泥渡头遭遇雪后的旅行经历。首句“几涉沙汀与水村”,展现出诗人频繁地穿行于水边村落之间,足见其行程之频繁和旅途之艰辛。次句“几看云物幻乾坤”则暗示了天气变化无常,云雾翻腾,天地之间的景象瞬息万变。

“渡头冲雪哦诗老”写他在渡口冒着雪吟咏诗歌,显示出诗人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仍保持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船尾乘风破酒昏”则描绘出诗人乘船顺风而行,借酒消愁的情景,透露出些许孤寂与豪放。

“未晚橹声先傍岸”描绘了天色尚早,但船已临近岸边,橹声清晰可闻,暗示旅程即将结束。“乍晴江色远侵门”则写出雨后初晴,江水的色彩映入门帘,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最后两句“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以白鸥疾飞西去的画面收尾,鸥鸟的消失与淮山的隐没形成对比,寓言诗人对未知的远方的向往,以及对眼前景色的留恋,余韵悠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况味的抒发,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

作者介绍

董嗣杲
朝代: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猜你喜欢

余登第日一接故大参瓯东公二十年而遇公伯子思尧君为赋曲池草堂诗又十七年而君之子季舆来谒出新诗一编云将有远游且乞数言之赠感旧怀贤情见乎辞

早识参知公,矫矫一世师。

东序悬钟镛,西清列敦彝。

及乎觏象贤,宛然慨风仪。

奈何同阿閦,一见忽失之。

接汝通家刺,诵汝幼妇辞。

旧感热中肠,新好溢须眉。

别业创湖涘,有无余曲池。

答言九州慕,焉系一壑私。

伊子论交日,是我挫名时。

敢夸大父行,勿言丈人知。

(0)

送顾子韶臬使之山东并为故人李于鳞子驹有托

昔我游济中,于兹二纪徂。

叨陪雪宫宴,地底喷真珠。

斗雹跑突泉,弄蟾大明湖。

东南华不注,灼若芙蓉敷。

间携济南生,促膝黄公垆。

卷波白浩荡,瞪眼青模糊。

回首万事空,千载亦须臾。

君今持节去,奄有齐鲁墟。

齐风复泱泱,鲁道不崎岖。

惜哉弦中雪,不与寒山居。

倘式元礼门,长松余几株。

窃申孝标愧,为我抚遗孤。

(0)

自分胜亭沿留鱼涧度玢碧梁

孤亭介林端,隐显表异岐。

高树上干霄,万卉发华滋。

绝涧若修蛇,屈曲复逶迤。

微飙激清波,鳞甲忽参差。

游鱼迷故径,落英恋回漪。

绝壑架飞梁,可以探翠微。

所至与目谋,焉知足力疲。

(0)

题阙·其八十五

天厌五季腥,时复一扫之。

存者旦暮人,焉能辨华夷。

冯公岂不伟,于节安所施。

信心白刃间,荣贵保期颐。

千秋蒙垢污,所救亦不訾。

二石一海鸥,古称图澄师。

儒者所不道,西竺将取斯。

(0)

四十咏·其三十一朱王孙器封

王族饶天藻,旧条困宗正。

子厚舞象年,奕奕着才行。

太息自试表,含轸黄初令。

不睹曹子桓,觊握真宰柄。

感此有尽年,剧称文章盛。

(0)

晚放舟东渡

扁舟摇荡浦云东,疑有神仙向碧空。

制得六铢衣试着,新凉浮动一襟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