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前峰递晓青,科头尽日理荒庭。
每从樵斧开山秽,欲今渔歌动渚馨。
为爱前峰递晓青,科头尽日理荒庭。
每从樵斧开山秽,欲今渔歌动渚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热爱自然,亲自参与修复山居环境的情景。首句“为爱前峰递晓青”,表达了诗人对山峰清晨呈现青色的喜爱,暗含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科头尽日理荒庭”一句,描述了诗人不拘小节,全身心投入整理荒废庭院的状态,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每从樵斧开山秽”,通过“樵斧”这一工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亲自参与清除山间杂乱景象的过程,体现了他对环境整治的积极行动和决心。“欲今渔歌动渚馨”,则以渔歌的响起,象征着山居环境的改善和生机的复苏,暗示了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唤醒了自然界的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积极参与改善生活环境的精神风貌,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急雨回风,淡云障日,乘闲携客登楼。
金桃带叶,玉李含朱,一尊同醉青州。
福善桥头。
记檀槽凄绝,春笋纤柔。
窗外月西流。
似浔阳、商妇邻舟。
况得意情怀,倦妆模样,寻思可奈离愁。
何妨乘逸兴,甚征帆、只抵芦洲。
月却花羞。
重见想、欢情更稠。
问何时,佳期卜夜,如今双鬓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