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红雨。浴尽黄莺羽。残烛半条香一炷。
裁得送行诗句。平添百感心头。东君忒不风流。
为了一番来去,凄凉多少朱楼。
五更红雨。浴尽黄莺羽。残烛半条香一炷。
裁得送行诗句。平添百感心头。东君忒不风流。
为了一番来去,凄凉多少朱楼。
这首《清平乐·春尽夜》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夜晚的景象与情感。
“五更红雨”,开篇即以“红雨”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在黎明时分的景象,雨滴如同红色的花瓣般洒落,渲染出一种凄美而热烈的氛围。接着,“浴尽黄莺羽”,春雨不仅滋润了大地,也洗净了黄莺的羽毛,赋予了它们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残烛半条香一炷”,烛光摇曳,香烟袅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裁得送行诗句”,诗人在这寂静的夜晚,仿佛在为即将离去的人或事物写下离别之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平添百感心头”,随着夜色的深沉,诗人的心头涌起无数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忧虑,还有对眼前景象的感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东君忒不风流”,“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用来指代春天本身。诗人用“忒不风流”表达对春天的无奈与惋惜,春天虽美好却终将逝去,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为了一番来去,凄凉多少朱楼”,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到来与离去,不仅带来了生机与美丽,也伴随着离别与凄凉。朱楼象征着繁华与美好,但春天的短暂,使得这些美好总是伴随着离别的苦涩。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联系,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与遗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尽夜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流转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书画船头虹月残,海岳庵外江声寒。
南宫父子不可见,此纸疑直千琅玕。
青山势远横江断,绿树成村隔沙乱。
轻舠并坐渔樵人,安得中流分席半。
由来小米笔力殊,晋魏书法兼有馀。
画格明明自北苑,寓公往往称南徐。
松壑上人好清洒,来往三吴忆风采。
购求楮墨今尚存,感激山川良不改。
禅窗拂拭天真开,洗砚欲呼江雨来。
附名锦轴亦可喜,等閒富贵飞黄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