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光口夜雨》
《光口夜雨》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峡江清空峡雨急,寒声夜半萧萧发。

玻瓈盆面跳万珠,一颗一声清入骨。

梦中搔首起来听,听来听去到天明。

一生听雨今头白,不识春江夜雨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gkǒu
sòng / yángwàn

xiájiāngqīngkōngxiáhánshēngbànxiāoxiāo

pénmiàntiàowànzhūshēngqīng

mèngzhōngsāoshǒuláitīngtīngláitīngdàotiānmíng

shēngtīngjīntóubáishíchūnjiāngshēng

注释
清空:形容江水清澈空灵。
急:形容雨势迅猛。
萧萧:形容雨声凄凉或物体摇动的声音。
玻瓈盆面:比喻雨滴落在水面的声音。
跳万珠:形容雨滴落下的连续不断。
一生听雨:指诗人一生都在经历风雨。
头白:比喻年老。
春江夜雨:春天江面上的夜晚雨景,常引人遐想。
翻译
峡江在夜晚显得清澈,急促的雨声在半夜响起。
像玻璃盆中的万颗珍珠跳跃,每颗雨滴都发出清脆的声音,直透骨髓。
我在梦中抓耳挠腮倾听,一直听到天亮。
一生都在聆听雨声,如今已白头,却从未真正领略过春江夜雨的韵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听雨的图景,通过对雨声和水珠落地的声音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夜晚的感受。"峡江清空峡雨急"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一个清冷而又湿润的夜晚,峡江两岸的山谷中下着急促的大雨。这场雨不仅给予人一种清凉,更带来了强烈的声音——"寒声夜半萧萧发"。这里的"萧萧"形容了雨声之细微且连绵。

接着,诗人用"玻瓈盆面跳万珠,一颗一声清入骨"形容雨滴落在盆面上的声音,每一滴都清晰可闻,仿佛能穿透至内心深处。"梦中搔首起来听"表明诗人被这雨声唤醒,他不自主地坐起身来聆听这份雨声。

最后两句"听来听去到天明,一生听雨今头白,不识春江夜雨声"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诗人一生中多次在这样的夜晚聆听着雨声,而现在,头发已白,他却发现自己仍旧无法完全领悟那春夜江边的雨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更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莺答

自是山禽侣,徒因语得新。

不堪供贵玩,却作李山人。

(0)

游九锁山

九锁碧阴凉,行人古道长。

四山松雨过,一路稻云香。

怪瀑惊危磴,残蝉乱夕阳。

长安金屋好,梦不到山房。

(0)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其一

关西夫子家,清白乃世传。

传授已到君,此脉要浑全。

青云开亨衢,况及此妙年。

愿言植名节,照映东西川。

(0)

和通判直阁立春闻莺·其一

寂寂江城又立春,土牛何物竟无神。

试倾官酒梅花畔,不似园丁菜把新。

綵胜岂留良夜梦,纸窗静拂隔年尘。

东风毕竟于人好,早有莺声入鬓唇。

(0)

题祥符寺

山在云间几上梯,最高缘有福王祠。

尚怜不及楼前木,得见祥符极盛时。

(0)

和陈屯田秋雨

雨势正漫漫,空阶滴未残。

重阴连地暗,爽气逼人寒。

柱础因云润,池鱼得水欢。

晓畦蔬甲绽,夜枕瓦声乾。

乱片飞林箨,衰红泣砌兰。

前溪有归客,清思发毫端。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