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视通济堰二首·其二》
《视通济堰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

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

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诗。

(0)
注释
初:早年。
堰:堤坝。
坏:毁坏。
乐岁:丰收之年。
民饥:民粮匮乏。
再:再次。
见:看见。
龙尾水:龙尾水源。
如:仿佛。
兴:振兴。
鸿:大雁。
却陂:恢复陂塘。
名:名字。
同:如同。
召伯埭:召伯所建的堤坝(召伯是古代贤臣)。
人立:人们建立。
许杨祠:许杨两位人物的祠堂。
祝史:祭祀官员。
祀事:祭祀活动。
歌:吟唱诗歌。
予:我。
迎送诗:迎接和送别的诗歌。
翻译
早年时堰曾毁坏,丰收之年也民粮匮乏。
如今重见龙尾水源,仿佛振兴了鸿陂的气概。
这里的名字如同召伯埭,人们在此设立许杨祠纪念。
祭祀官员举行祭祀活动,人们以诗歌吟咏迎接和送别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所作的《视通济堰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过去堰堤损坏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的记忆,以及对如今水利工程修复后,洪水得到有效控制,人们生活得到改善的欣慰。诗人将新修的堰闸与古代贤臣召伯埭相提并论,赞扬了类似召伯那样的官员为民造福。同时,他还提及了当地人为纪念这一善举,设立了许杨祠,并在祭祀活动中歌唱诗人以表达感激之情。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地方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竹醉日怀故山

一室真容膝,何人客子猷。

土浮迎竹醉,云净对山羞。

无地青归幌,他年翠绕楼。

且从邻寺去,烟雨看沙鸥。

(0)

春间小诗书赵园壁追录之·其四

夜月闽杯浅,春风楚制轻。

故乡空费梦,来此听溪声。

(0)

延平道中·其一

一溪春涨午晴初,日透波光绿浸裾。

却忆孤山山下路,石桥清澈看叉鱼。

(0)

好事近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

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

危阑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

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

(0)

满庭芳·其二

花满金盆,香凝碧帐,小楼晓日飞光。

有人相伴,开镜点新妆。

脸嫩琼肌著粉,眉峰秀、波眼宜长。

云鬟就,玉纤溅水,轻笑换明珰。檀郎。

犹恣意,高敧凤枕,慵下银床。

问今日何处,斗草寻芳。

不管馀酲未解,扶头酒、亲捧瑶觞。

催人起,雕鞍翠幰,乘露看姚黄。

(0)

读杜诗至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舟人偶来告饥似诗谶也

老翁起布衣,诗史天下选。

眼中无全牛,万象转綮窾。

曹刘知几辈,波澜付一卷。

凄其忧世心,妙若医国扁。

惜哉无孔子,不得并坟典。

豹露管中班,吾犹及浅浅。

岁月走江淮,冷淡空盘盏。

诸子不见味,咀嚼必禁脔。

遗编过三复,奥义见百遍。

长言起清风,竦立侍冠冕。

减米散同舟,读已事在眼。

吾岂监河侯,不救在陈患。

生尘甑屡空,戛釜声不免。

迢迢千里程,与汝共艰崄。

虽无百丈牵,顾有众力挽。

愿学平原公,试草乞米简。

更问偕来人,恐有蔡明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