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道士馆诗》
《入道士馆诗》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金华开八景,玉洞上三危。

云袍白鹤度,风管凤凰吹。

野衣缝蕙叶,山巾篸笋皮。

何必淮南馆,淹留攀桂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shìguǎnshī
nánběicháo / xìn

jīnhuákāijǐng

dòngshàngsānwēi

yúnpáobái

fēngguǎnfènghuángchuī

fènghuì

shānjīnzānsǔn

huáinánguǎn

yānliúpānguìzh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庾信的《入道士馆诗》。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清静无为、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金华开八景,玉洞上三危。”这里的“金华”、“玉洞”指的是道士馆周围的山峰,“八景”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自然景观,而“三危”则形容山势的险峻。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云袍白鹤度,风管凤凰吹。”这一句中,“云袍”、“白鹤”象征着仙境和清高无为的生活,而“风管”和“凤凰吹”则是对自然之音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追求。

“野衣缝蕙叶,山巾篸笋皮。”这里,“野衣”、“山巾”可能是指道士们用自然材料制作的服饰和头巾。通过这两句,诗人描绘了一种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生活方式。

“何必淮南馆,淹留攀桂枝。”这一句中,“淮南馆”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攀桂枝”则是一种追求高洁不凡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无为、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以及对高洁脱俗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玉漏迟.题阙

故园风物好。芳樽日日,花前倾倒。

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

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知道。残梦觉。

无人解我,厌厌怀抱。懊恼。

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

玉杵玄霜,着意且须重捣。

转眼梅花过也,又屈指、春残灯闹。妆镜晓。

应念画眉人老。

(0)

武陵春.渭南杨五生朝

新岁才交生万物,时令近元宵。瑞气蒙蒙降碧霄。

方诞谪仙苗。貌态堂堂殊胜敏,归道厌凡嚣。

石烂松枯寿更遥,龟鹤算都饶。

(0)

无俗念.月

偎岩傍陇,扼长更、萧索昏魔非一。

皓月澄澄山上显,天角辉辉初出。

露结霜凝,金华玉润,淡荡何飘逸。

清临寰宇,发扬神秀姿质。

凄怆六合群情,淹沉幽昧,惨怛劬劳疾。

大阐良因弘济度,皆得逍遥宁谧。

浩气腾腾,馀光蔼蔼,至性那亏失。

圆明法界,法轮常自充实。

(0)

成功了

悟浮世。把万事纷纷,尽皆忘弃。

藜杖云巾,麻绦纸袄,便是随身行李。

玩山游水,要到处、乐然从己。

兀兀腾腾,逍遥自在,快活谁比。同流看子细。

是这些消息,恁般活计。

一味真欢,君还会得,人静月明千里。畅哉而已。

对小斋、几枝寒蕊。有谁知我,西山半轩晓翠。

(0)

华溪仄

华溪仄。春风也是人间客。人间客。

飘零南北,几时休息。不如学个商山伯。

石楼云殿销尘迹。销尘迹。丹丘闲看,老松千尺。

(0)

漫兴四首·其四

壮心殊未已,望望尽黄沙。

韦帽笼鸦鹘,毡囊载骆驼。

过关南客少,出塞北风多。

田牧俱荒废,空怀马伏波。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