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分标犯锦州,钻刀誓复往年仇。
野无遗粟何能掠,山有重关不敢留。
隔水藏兵先断后,冀城一战半填沟。
裹疮潜渡西河路,归到穹庐哭未休。
杂种分标犯锦州,钻刀誓复往年仇。
野无遗粟何能掠,山有重关不敢留。
隔水藏兵先断后,冀城一战半填沟。
裹疮潜渡西河路,归到穹庐哭未休。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的一场战斗,诗人沈璜以督师袁公被囚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争失利和英雄受难的感慨。首句"杂种分标犯锦州"暗示敌军分兵攻打锦州,显示出战事的紧张与严峻。"钻刀誓复往年仇"表达了将士们复仇的决心,体现出英勇的战斗意志。
接下来的两句"野无遗粟何能掠,山有重关不敢留",通过描述战场上的粮食匮乏和险要地形,展现了战争的艰难和敌我双方的谨慎。"隔水藏兵先断后"描绘了战术策略,敌人利用地理优势进行伏击,战斗惨烈。
"冀城一战半填沟"进一步强调了战斗的残酷,冀城之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沟壑都被尸体填满。最后两句"裹疮潜渡西河路,归到穹庐哭未休",写受伤的战士忍痛潜行,回到驻地后仍悲痛不已,表达了对战败和英雄命运的深深哀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描绘,又有对英雄的同情,展现了明朝边疆战事的艰辛以及对统治者决策的反思。
傍东墙、寒烟老树苍茫。
向此中,锄花灌竹,区区贫也何伤。
书五车、有儿能读;酒一石、卖赋堪偿。
策杖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恣徜徉。
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
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
叹年年、江河日下,何须潦倒风霜。
招不来、青门寄傲;麾不去、白社埋狂。
鹤戴书归,鹿衔花卧,茶经丹术满缥囊。
臣本是、农家之子,所业在田桑。
任没齿、藜羹藿食,岂是膏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