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差胜处,碧巘俯清浔。
倒景峰如削,开帘翠欲侵。
畹兰参密契,径竹答清音。
对此良为适,尘劳非所任。
园中差胜处,碧巘俯清浔。
倒景峰如削,开帘翠欲侵。
畹兰参密契,径竹答清音。
对此良为适,尘劳非所任。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园林中的胜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的和谐交融。首先,“园中差胜处,碧巘俯清浔”两句,以“差胜处”点出此地虽非最高峰,却也别有一番风味,碧绿的山巘低垂于清澈的水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接着,“倒景峰如削,开帘翠欲侵”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峭拔与翠色的浓郁,仿佛山峰的影子被倒映在水面上,如同被切割一般锐利,而打开的窗帘则让翠绿色的山色似乎要渗透进来,生动地表现了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感受。
“畹兰参密契,径竹答清音”两句则转向对植物的描写,畹兰与径竹相互映衬,密密交织,不仅增添了园中的生机,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兰花的幽香与竹叶的轻响,共同构成了清新的自然乐章,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最后,“对此良为适,尘劳非所任”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面前的内心感受。面对如此清幽雅致的环境,尘世的烦恼与劳碌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慰藉。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凤城春好,玉箫金管恣游盘。梅妆犹怯轻寒。
一曲清平妙舞,掌上看回鸾。
渐霓裳欲遍,翠敛春山。良宵易残。歌别鹤、惜馀欢。
眼底浮华自满,尘浣吟鞍。
瘴半私酒,若真是、京东夫子斑。身幸健、敢复求安。
高与双崖,冯雪魏青,三子皆人杰。
当年惯见中宵,天外德星难拆。
华觞雕俎,清辞细切琅玕,定应袖有锟铻铁。
而我独离群,卧南阳甘节。书绝。
故人石影新翻,欲谱调疏声拙。
谁遣巫阳,唤起腾王长别。
珠帘画栋,萦飞南浦朝云,当时此句虽清切。
何似倚危阑,满西山晴雪。
开轩对朝爽,吾亦爱吾庐。
君亭有笏堪柱,人道富于余。
尚恐轩裳念在,前日朱门故态,消释未全除。
反覆看如此,侬岂据渐渠。最同是,烟减灶,斧生鱼。
年年客里相值,佳兴负当初。
纵使轩亭无恙,亦取山灵抵掌,猿鹤怨移书。
尊酒酹江月,何日赋归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