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里望圭峰》
《林里望圭峰》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远望遥遥只隔林,由来山色最宜深。

白云不碍閒来往,才过枝头又度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茂密树林中远眺圭峰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与云雾的和谐之美。

首句“远望遥遥只隔林”,开篇即点明了视角与距离,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片密林之外,眺望着远处的山峰。这里的“遥遥”二字,既表现了视觉上的距离感,也暗示了心灵上的向往与期待。

次句“由来山色最宜深”,转而赞美山色之美,尤其是深邃之处。这里的“由来”二字,强调了这种美是自然赋予的,也是人们长久以来所欣赏和赞美的。通过“最宜深”这一表述,诗人巧妙地将山色与深度联系起来,让人联想到深山中的幽静与神秘。

第三句“白云不碍閒来往”,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在这句中,“白云”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还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诗人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不碍”二字,表达了云雾虽多,却并未阻碍行人的往来,反而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

最后一句“才过枝头又度岑”,收尾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雾在山林间的流动。这里的“才过”与“又度”形成了时间上的连续性,生动地展现了云雾随风飘荡,从一个山头轻盈地越过另一个山头的场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寓意着生命的流转与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山色之美以及云雾与山林之间的和谐共生,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二十四

幽花满树酒盈樽,白水斜阳度曲村。

曾忆少陵风雪里,也曾朝叩富儿门。

(0)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十三

高原极目浩茫茫,鸟尽遥天若个长。

一片夕阳秋草地,不如今古几兴亡。

(0)

杂画十首·其一

曾记东林信杖藜,远公门对石桥西。

长松月落猿声歇,赢得青山似虎溪。

(0)

渡海呈同游

同来文章诸钜公,昔时作宦今从容。

不论西蜀与东广,共渡北海期南风。

将军锦带佩双虎,左校宝刀藏一龙。

明年奏凯答神贶,羽书归奏蓬莱宫。

(0)

立秋次清江

初见星杓转素商,忽惊灵籁报新凉。

云来太华芙蓉白,露满清江杜若黄。

绝壁群真迷鹤骑,废城孤剑隐龙光。

东还已逐莼羹兴,即倚遥天望帝乡。

(0)

淮南赠友

淮水西风吹白蘋,丹枫黄叶总愁人。

糕糍已入荆州俗,舴艋何时越水滨。

幸有故人同绮席,可无佳句慰芳辰。

清吟来拟追韦曲,一笑临风岸葛巾。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