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满树酒盈樽,白水斜阳度曲村。
曾忆少陵风雪里,也曾朝叩富儿门。
幽花满树酒盈樽,白水斜阳度曲村。
曾忆少陵风雪里,也曾朝叩富儿门。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幽花满树酒盈樽”,以“幽花”点明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而“酒盈樽”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地享受着闲适的生活,或许在与友人共享美酒,畅谈人生。次句“白水斜阳度曲村”,通过“白水”和“斜阳”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夕阳西下,水流潺潺,小径蜿蜒通向曲村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怀旧的情感氛围。
接下来,“曾忆少陵风雪里,也曾朝叩富儿门。”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诗人自己与杜甫(少陵)进行比较,表达了诗人对杜甫那种深入民间、关心民生疾苦精神的向往与追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幽居,但内心仍怀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希望能够像杜甫那样,不仅享受生活的宁静,更能在其中发现并表达出对社会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解缆古城阴,系舟绿榆影。
浩荡观浊流,咫尺有甘井。
譬如坐汤镬,傍观冰玉冷。
望之首不回,清泉逐修绠。
馀香入新稻,真味添细茗。
蒸骨为之凉,醉魄一以醒。
昔有少陵翁,卜居在遐境。
美味当百金,修筒接千岭。
我今浑不费,汲取在俄顷。
川路远迢迢,客愁长耿耿。
得此稍忘忧,无殊卧箕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