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杨柳暗惊秋,宝瑟朱弦结远愁。
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
蕙心迢遰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
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
西园杨柳暗惊秋,宝瑟朱弦结远愁。
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
蕙心迢遰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
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沧的《寄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沉思念和不尽的离愁。
"西园杨柳暗惊秋,宝瑟朱弦结远愁。" 这两句以杨柳的萧萧作响,宝瑟(一种古代乐器)的弦声,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心中的忧愁,这里的“惊秋”和“结远愁”,都透露出一份难以言说的落寞。
"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 这两句则通过霜降、雁过的声音,以及夜晚的明月和人的梦境,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遥远感。紫塞指边塞,雁声代表着远行者的信息,而月下的青楼,则是人在夜深人静时思念远方亲人的场所。
"蕙心迢遰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 这两句以蕙草的心绪、迢迥的云端,以及兰花的幽香和楚水的流淌,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亲人的深情厚谊。这里的“湘云”、“楚水”,都是用来象征诗人心中对南方家乡的怀念。
"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 最后两句则通过锦字(可能是书信或织物上的锦绣文字)的编织,以及长达万里的关河道路,增添了离别之痛和思念的深度。这里的“别恨”,指的是离别时产生的情感,而“悠悠”的道路,则象征着心灵上的距离和遥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