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七十三》
《宫词·其七十三》全文
宋 / 赵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杨梅泽国最荣昌,此岁移来入上方。

造化想知偏借力,结成繁实胜江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梅在特定环境下的生长与繁荣,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微妙互动。诗人赵佶以“宫词”为题,或许暗含着对宫廷生活或某种特定情境的隐喻,但此处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

首句“杨梅泽国最荣昌”,开篇即点明了杨梅生长的地域特色——泽国,一个水乡之地,这里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杨梅生长的理想环境,因此显得特别繁荣昌盛。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杨梅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次句“此岁移来入上方”,描述了杨梅的迁移过程,可能是从其他地方移植而来,最终落户于“上方”。这里的“上方”可能指的是高处、庙宇或是某种象征性的高位,暗示了杨梅的引入具有特殊意义,或是受到了某种重视和保护。

第三句“造化想知偏借力”,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人认为,大自然仿佛特意赋予了杨梅特殊的助力,使得它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结出比原产地更加繁盛的果实。这句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结成繁实胜江乡”,直接赞美了杨梅在新环境下的成果。与原产地相比,这里的杨梅不仅数量更多,而且果实更为丰美。这一句不仅是对杨梅生长状况的肯定,也是对自然力量和人类智慧结合后所创造美好成果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杨梅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机勃勃,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作者介绍
赵佶

赵佶
朝代:宋   生辰: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猜你喜欢

怨王孙.寄思

愁似中酒。难禁厮守。

织雨黏云,困花酣柳,猛见双雀金翘。暗魂消。

那人偏自沾情绪。丢不去。只傍眉峰住。

倩他梦里,相会无那娇莺。两三声。

(0)

赠曹子念偕舍弟游燕三绝句·其一

江南二月杨柳阴,蓟门雪花三尺深。

祇为和歌燕市好,不知台上有黄金。

(0)

吴峻伯校诸生走笔二绝·其二

何人东向坐诸生,倡雪悬河稷下倾。

组练鎏戈霜一色,使君亲教五家兵。

(0)

送家兄君美复之江右幕职·其一

滕王高阁枕江开,万里涛驱雪色来。

幕府只今谁上客,知君旧有子安才。

(0)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李花

鄠曲千林花事新,一枝娇婉出风尘。

歌秾处处停游妓,报玖时时忆故人。

露井谩为桃怅恨,烟江未损玉精神。

君听大业歌中语,只有杨花泣暮春。

(0)

叔宝约游武当不至欲按余诗作图聊尔次答且寓嘲

虚传消息到襄州,济胜唯应踏虎丘。

金作嵾山空弄色,珠悬汉水不成投。

还凭摩诘诗中画,写作宗生卧后游。

必待他年婚嫁毕,桃花烂却武陵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