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似中酒。难禁厮守。
织雨黏云,困花酣柳,猛见双雀金翘。暗魂消。
那人偏自沾情绪。丢不去。只傍眉峰住。
倩他梦里,相会无那娇莺。两三声。
愁似中酒。难禁厮守。
织雨黏云,困花酣柳,猛见双雀金翘。暗魂消。
那人偏自沾情绪。丢不去。只傍眉峰住。
倩他梦里,相会无那娇莺。两三声。
这首《怨王孙·寄思》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思念之情。
“愁似中酒”,开篇即以“中酒”之感形容愁绪之深,仿佛饮酒后难以自拔,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沉重与难以排遣。“难禁厮守”,在愁苦中却不得不面对相伴,这种无奈与矛盾让人更加心痛。
“织雨黏云,困花酣柳”,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色彩,雨丝如织,云朵粘连,花儿困倦,柳条沉醉,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哀伤的氛围,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纷乱与疲惫。
“猛见双雀金翘”,突然间,一只金色的鸟儿闯入视线,这一瞬间的惊喜与美好,却也反衬出之前的愁绪,如同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希望,却又很快被现实的残酷所吞噬。
“暗魂消”,随着这美好的瞬间逝去,内心的希望也随之消散,仿佛灵魂在这一刻被彻底击溃,无力回天。
“那人偏自沾情绪”,尽管如此,那个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无法理解或共情于对方的痛苦,这种隔阂与误解,使得情感的交流更加艰难。
“丢不去。只傍眉峰住”,愁绪如同阴影般紧随不舍,只在眉宇之间停留,暗示着愁绪的深刻与持久,难以摆脱。
“倩他梦里,相会无那娇莺。两三声”,最后,主人公只能在梦中寻找慰藉,与那轻柔的莺啼相伴,但即便是梦中的相遇,也充满了无奈与遗憾,只有两三声莺鸣,显得格外孤独与凄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愁绪与思念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挣扎与无奈。
昭王有志兴宗社,厚币卑辞礼贤者。
郭君一语捐千金,国士争趋骈驷马。
燕台计议皆英豪,齐人蹴踏犹儿曹。
三军旗帜白日动,半空剑气青云高。
乐生既去士亦少,回首春风长芳草。
火牛遂复七十城,恨满台荒天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