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登高怀邵二》
《九日登高怀邵二》全文
唐 / 郑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dēnggāo怀huáishàoèr
táng / zhèngyīn

zānzhūfànpíngqiānyǐnguòsānbēiquèwǎngrán

shísuìchéntóngzuìyǒudēnggāochùsānnián

注释
簪茱:插戴茱萸,古代习俗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泛菊:泛舟赏菊,表达秋日的活动。
平阡:平坦的小路,形容地势开阔。
惘然:迷茫、失落的样子。
十岁此辰:十年前的今天。
醉友:一同醉酒的朋友。
登高:重阳节的传统活动,登高望远。
已三年:已经过去了三年。
翻译
插着茱萸,泛舟赏菊,俯瞰着平坦的小路。
喝过三杯酒后,心中却感到迷茫。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和朋友离散的感慨。"簪茱泛菊俯平阡"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出一个秋日登高所见之景象,菊花盛开,山势平缓,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紧接着的"饮过三杯却惘然"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虽有酒意,但仍旧无法驱散内心的迷茫。

"十岁此辰同醉友"一句,通过对比当前与过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十年前,在这个时节,与朋友一起饮酒作乐的场景,如今却只能在心中回味,感慨万千。

最后一句"登高各处已三年"则更深了一层对时间流逝的感受。诗人三年的登高,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情感和思考,这里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重复,更是对精神世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成长、变化以及无法挽留时光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了一种淡然中带着深沉的情绪,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作者介绍
郑絪

郑絪
朝代:唐

郑絪(752年-829年),字文明,荥阳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卒于文宗太和三年,年七十八岁。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名士。擢进士、宏辞高第。累迁中书舍人。唐德宗时宰相。宪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居相位凡四年。后自河中节度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絪守道寡欲,治事笃实,世以耆德推之。太和中,以太子太傅致仕。卒,谥曰宣。絪著有文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叶主簿伯兴归慈溪

同乡千里盼瀛洲,风雪淮山赋远游。

云暗松厅翻锦帙,香倾枣酿醉琼舟。

上新桥外沧波暮,大着坟前绿树秋。

归语同宗贤弟侄,青灯还忆夜窗幽。

(0)

用韵乌先生留别二首·其二

老来归去世应稀,功业宁怜与世违。

淮甸天遥双鬓改,海城家近寸心飞。

可应骚客伤迟暮,料得诗人赋式微。

乡社斯文如一线,好令后学认公非。

(0)

咏菊枕用吴先生韵

幽花包裹御袍黄,一枕齁齁卧石床。

老觉形神安晚节,静通鼻观溢秋香。

蚁醪醉醒疏篱月,鹤帐寒惊满径霜。

辨得楮衾如白氎,梦中红日上东方。

(0)

贫乐轩

繁华过眼尽堪怜,古木青山自屋椽。

三韭香沾原上雨,一瓢冷泛雪中泉。

卖文敢儗金成匮,问字何容酒满船。

风月襟怀天万里,青春座暖味重玄。

(0)

再用韵三首贻文举训导·其一

盛世文明教俊才,襟期冰雪谢氛埃。

半窗白月芸编启,一榻松风竹洞开。

跋烛疑酬前席问,抱琴且为广文来。

芹边亦有追随乐,笑杀歌楼拥肉台。

(0)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其十九

甲煎香残玉宇开,步虚词罢舞三台。

山空水静秋如海,报道缑仙跨鹤来。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