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韵三首贻文举训导·其一》
《再用韵三首贻文举训导·其一》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盛世文明教俊才,襟期冰雪谢氛埃。

半窗白月芸编启,一榻松风竹洞开。

跋烛疑酬前席问,抱琴且为广文来。

芹边亦有追随乐,笑杀歌楼拥肉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在清幽环境中读书、弹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首句“盛世文明教俊才”,点明了时代背景与人物身份,盛世之下,文明昌盛,俊杰辈出。接着“襟期冰雪谢氛埃”一句,以冰雪比喻高洁的胸怀,表达出诗人对世俗尘埃的超脱态度。

“半窗白月芸编启,一榻松风竹洞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半开的书卷映着窗外的白月光,松风轻拂,竹洞开启,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读书环境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跋烛疑酬前席问,抱琴且为广文来”两句,通过想象与现实交织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交流的渴望与愉悦。跋烛象征深夜的长谈,前席问则暗示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贤者的敬仰;抱琴来访,则体现了文人间以琴会友的传统,以及对艺术的共同追求。

最后,“芹边亦有追随乐,笑杀歌楼拥肉台”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之乐的欣赏,与对奢华享乐的讽刺。芹边之乐,可能是指在自然中寻得的乐趣,与歌楼拥肉台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活动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们对高洁品格和精神世界的高度关注。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送吴敏德南京佥都御史

九重图治任才贤,白简凝霜载画船。

共喜芝兰出萧艾,已知鸾凤异鹰鹯。

淮山渺渺飞云外,蓟树亭亭落照前。

相好相违重相忆,好音时听路人传。

(0)

送淮安刘千户致仕归吉水

二十承官累策勋,腰间宝剑动星文。

老辞淮水归文水,閒谢青云向白云。

邻里应怀前学士,儿童争识旧将军。

芙蓉峰下沧洲曲,时采林芳与客分。

(0)

题吴逸人二云山房

凌云并立两山青,山下幽居静不扃。

晴分黛色明香几,昼拥岚光落砚屏。

苍龙来问还丹诀,白鹤听谭大洞经。

门前涧底朝朝去,更采昌阳九节灵。

(0)

送黄养正·其二

文明门外柳,频折送人归。

窃䘵吾何补,怀乡志屡违。

越潮天际白,吴树雨中微。

羡尔乘仙舫,东南去似飞。

(0)

送邓指挥

邓将军家住文水濆。十五袭父爵,桓桓气凌云。

二十年前尚年少,镇抚西湖到南诏。

纷纷蛮部未知名,手提一剑身横行。

去年蠢尔犹纷争,片言折之无不平。

万里归来报天子,奏对边情若流水。

御前官赏赐勋劳,象笏朱衣拜丹扆。

曙光曈曈射双阙,又奉天书戒明发。

青骢玉勒飞腾骧,楚水黔山去超忽。

云南到时花未飞,还以天恩谕远夷。

只今四海遵文教,独恃短兵何所为。

(0)

东坡画竹为周仲辉题

眉山一代称文雄,落笔往往凌长虹。

时将书法作画法,墨花洒出皆神工。

一枝老干欺霜雪,数叶翛翛更清绝。

俨如端笏立朝时,馀子纷纷莫能折。

至今看画精爽生,恍疑玉局攀云軿。

诗成拜写发长叹,南山一带横空青。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