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曲千林花事新,一枝娇婉出风尘。
歌秾处处停游妓,报玖时时忆故人。
露井谩为桃怅恨,烟江未损玉精神。
君听大业歌中语,只有杨花泣暮春。
鄠曲千林花事新,一枝娇婉出风尘。
歌秾处处停游妓,报玖时时忆故人。
露井谩为桃怅恨,烟江未损玉精神。
君听大业歌中语,只有杨花泣暮春。
此诗《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李花》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李花在鄠曲千林中的美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花的娇婉与生机。
首句“鄠曲千林花事新”,点明了地点和时节,鄠曲之地,千林之中,正是花开之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一枝娇婉出风尘”一句,将李花人格化,赋予其娇婉之态,从尘世中脱颖而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歌秾处处停游妓,报玖时时忆故人。”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李花与游妓、故人相联系,通过歌声的停歇和对故人的思念,进一步烘托出李花的清雅与深情。这里不仅描绘了李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它与人们情感的联结。
“露井谩为桃怅恨,烟江未损玉精神。”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以露井中的桃花为反衬,表达了对李花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精神的赞美;后一句则强调了李花即使在烟江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精神风貌。
最后,“君听大业歌中语,只有杨花泣暮春。”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以大业歌中的杨花哭泣暮春,来比喻李花虽美却终将凋零的命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李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情感、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惋惜之情。
小亭高岸上,危绝复何言。
墨迹唐丞相,诗牌宋状元。
山形连二华,河势泻三门。
吏隐真宜此,无穷景满轩。
璧月挂银汉,冷浸一江秋。
天公付我清赏,仙籍桂香浮。
极目江山如画,际晚云烟凝紫,秋色豁羁愁。
领看上雄观,波影动帘钩。雁排空,渔唱晚,楚天幽。
湖阴一曲千载,成败倩谁筹。
试问谪仙何处,唤起于湖同醉,小为作遨头。
老子欲起舞,摆脱利名休。
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画堂开,风与月,巧相随。
史君领客行乐,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遗迹,更起三闾忠愤,此日最为宜。
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