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李花》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李花》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鄠曲千林花事新,一枝娇婉出风尘。

歌秾处处停游妓,报玖时时忆故人。

露井谩为桃怅恨,烟江未损玉精神。

君听大业歌中语,只有杨花泣暮春。

(0)
鉴赏

此诗《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四)李花》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李花在鄠曲千林中的美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花的娇婉与生机。

首句“鄠曲千林花事新”,点明了地点和时节,鄠曲之地,千林之中,正是花开之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一枝娇婉出风尘”一句,将李花人格化,赋予其娇婉之态,从尘世中脱颖而出,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歌秾处处停游妓,报玖时时忆故人。”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李花与游妓、故人相联系,通过歌声的停歇和对故人的思念,进一步烘托出李花的清雅与深情。这里不仅描绘了李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它与人们情感的联结。

“露井谩为桃怅恨,烟江未损玉精神。”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以露井中的桃花为反衬,表达了对李花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精神的赞美;后一句则强调了李花即使在烟江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精神风貌。

最后,“君听大业歌中语,只有杨花泣暮春。”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以大业歌中的杨花哭泣暮春,来比喻李花虽美却终将凋零的命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李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情感、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题陕府同判衙吏隐亭

小亭高岸上,危绝复何言。

墨迹唐丞相,诗牌宋状元。

山形连二华,河势泻三门。

吏隐真宜此,无穷景满轩。

(0)

知府石太尉闲抱瑶琴荣临圭窦烧笋供膳刻竹题名因成二绝纪而谢之·其一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

却恐歌钟喧静境,随轩祇背古琴来。

(0)

水调歌头.饮芜湖雄观亭

璧月挂银汉,冷浸一江秋。

天公付我清赏,仙籍桂香浮。

极目江山如画,际晚云烟凝紫,秋色豁羁愁。

领看上雄观,波影动帘钩。雁排空,渔唱晚,楚天幽。

湖阴一曲千载,成败倩谁筹。

试问谪仙何处,唤起于湖同醉,小为作遨头。

老子欲起舞,摆脱利名休。

(0)

水调歌头.虞永康刚简所筑美功堂于城南以端午落成唐涪州赋水调歌即席次韵

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画堂开,风与月,巧相随。

史君领客行乐,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遗迹,更起三闾忠愤,此日最为宜。

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

(0)

次韵虞永康十月海棠·其二

春意何曾间四时,芸芸静处锦成帷。

非关造化呈新巧,钧播无心自不知。

(0)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其三

坱圠群灵付大钧,人生于世本何营。

浩然中夜存存气,不藉西风梦亦清。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