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画堂开,风与月,巧相随。
史君领客行乐,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遗迹,更起三闾忠愤,此日最为宜。
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
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画堂开,风与月,巧相随。
史君领客行乐,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遗迹,更起三闾忠愤,此日最为宜。
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虞永康刚简所筑美功堂于城南以端午落成唐涪州赋水调歌即席次韵》是魏了翁的作品,描绘了江水从石纽奔腾而来的壮丽景象,犹如黑水北流,蜿蜒至三危山。诗人运用比喻,将江水比作百尺长虹和两岸苍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浑与生机。古树如百夫长,修竹似万竿旗,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气势。
接着,诗人赞美了堂前的画堂与风月相伴,营造出优雅的环境。虞永康刚简作为主人,带领宾客在此游玩,旗帜飘扬,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诗人借此场景,追忆历史遗迹,引发对屈原般的忠愤之情,认为这样的时刻最适合缅怀先贤。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虞永康建堂初衷的赞赏,认为这是效仿大禹治水的美德,如同《禹甸六章诗》所载的功绩,具有深远的意义。整首词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历史感慨和对道德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情怀。
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
牡丹初喜开千朵,劫火何知村一空。
展转干戈春梦断,凄凉风雨客途穷。
九原可作尘垂涕,今日前时事不同。
客途穷极亦陶然,自觉平生愧乐天。
能办十千沽一斗,何知七十欠三年。
日晴雪路初行处,春到椒盘未颂前。
好念故园小儿女,团乐闻早醉花边。
平生挟壮心,长剑倚晴昊。
岂意日昃歌,高台化为沼。
沈蛟九渊底,翔凤千仞表。
永言遁遐迹,未觉郁孤抱。
良辰值佳友,忽若咏凫藻。
大胜新亭集,洪流吟浩浩。
初筵客或讶,酒资焉所讨。
曰予贷诸邻,趁此风日好。
君看万金室,一朝不自保。
何如酣中隐,忘忧且娱老。
赵翁玉雪郎,弄翰颉颃早。
誉儿未妨癖,长松缘小草。
眼过登伽皱面羞,湖山信美为谁留。
开通一办多王老,下泽唯思侣少游,行役自量非得已,食贫能忍复焉求。
余生至此当知命,壮事虚抛更老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