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不在耳,寂寥心境清。
无妨数茎竹,时有萧萧声。
万籁不在耳,寂寥心境清。
无妨数茎竹,时有萧萧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嚣、享受独处的生活状态。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万籁的声音已经不再干扰诗人,而是让心境变得异常清净。诗人不介意数着竹子,有时还能听到竹间传来的萧萧之声。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
施肩吾以此诗表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他们常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
我不识华阳彭炼师,见画云山想句曲。
数峰暝色入遥浦,六月泉声动虚谷。
紫霞观楼当落日,似有幡幢出林木。
海边鳌首戴云红,天际峨眉拂秋绿。
昔闻天台雁荡相钩连,云气来往驾飞仙。
断桥溪涧路如棘,嗟尔策蹇归何年。
秋风湖曲波如烟,我思东泛吴江船。
买鱼沽酒绿荷渚,吹笛夜下松门前。
便寻炼师觅玄鹤,却访华阳窥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