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双垂下,屏风九叠张。
波光混彭蠡,山势似浔阳。
松坞栖茆屋,枫林带石梁。
扁舟如可具,吾意在沧浪。
瀑布双垂下,屏风九叠张。
波光混彭蠡,山势似浔阳。
松坞栖茆屋,枫林带石梁。
扁舟如可具,吾意在沧浪。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山水画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瀑布双垂下”展现了瀑布从高处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如同两条白练悬挂在眼前。接下来的“屏风九叠张”则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折叠的屏风,形象地表现出山峰层峦叠嶂的形态。
“波光混彭蠡”描绘了水面的动态,彭蠡泛指广阔的湖面,这里暗示着水波与天光交融,形成一片迷人的水色。诗人接着以“山势似浔阳”点出画面中的浔阳山势,浔阳是古代地名,此处增添了山水画的地理韵味。
“松坞栖茆屋”描绘了山中隐居的生活场景,茅屋隐藏在松树丛中,显得宁静而质朴。最后一句“枫林带石梁”则描绘了枫树林与石桥相映成趣的画面,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秋意和野趣。
结尾“扁舟如可具,吾意在沧浪”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能驾一叶扁舟,在这山水之间悠然自得,流露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
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
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
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傍江亭,穷杳霭,踞巉岩。
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
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
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
筑屋俯平湖,百顷风漪涟。
湖底行白云,湖外横青山。
仙官踏两凫,游戏来人间。
清都在天上,欲去懒著鞭。
百里可盘薄,苦无敲朴喧。
试出持蟹手,为民奏鸣弦。
潘郎儿辈尔,栽花作春妍。
渊明未甚高,料理种秫田。
捲箔坐绳床,香吐一缕烟。
白鸟入空濛,飞鸿度云边。
个里不著愁,心与物共閒。
渔榔劝客饮,玉色亦粲然。
目极意不尽,老蟾生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