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
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
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
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傍江亭,穷杳霭,踞巉岩。
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
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
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
千里倦游客,老眼厌尘烟。
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
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
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傍江亭,穷杳霭,踞巉岩。
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
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
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客在千里行程后,感到疲惫不堪的景象。诗人通过“老眼厌尘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厌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接着,“蒸湘平远,他处无此好江山”表明诗人对于眼前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赞不绝口,这里有着“好江山”的美丽。
“把酒一听欸乃,过了黄花时节,水国倍生寒。”这里的“黄花”通常指的是油菜花,当它开过之后,天气转凉,水乡变得更加清冷。诗人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流逝,同时也在享受着独自饮酒的悠闲时光。
“输与沧浪叟,长伴白鸥闲。”诗人将自己比喻为古代隐逸者“沧浪叟”,而“白鸥”则是他忠实的伴侣,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傍江亭,穷杳霭,踞巉岩。”诗人描述自己坐在江边的小亭内,四周被茂密的树木所围绕,显得十分隐蔽。同时,“踞巉岩”则表明他紧贴着坚硬的岩石,这种姿态让人联想到一种坚定和稳重。
“水深石冷,闻道别有洞中天。”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探索自然之美、追求心灵深处宁静世界的愿望。
“待倩灵妃调曲,唤起冯夷短舞,从此问群仙。”这几句表明诗人在等待着某个特定的时刻,那时候灵妃将奏响她的乐曲,唤醒了古代音乐家冯夷的灵感,使他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诗人似乎在期待着这种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并且从此之后,他将向所有神仙询问关于这份美好的秘密。
“云海渺无际,波涌缓移船。”最后,这几句描绘了一片广阔无垠的云海,以及水面上的波浪推动着小船缓慢地移动。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壮丽,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宽广与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大夫归旆暖摇春,正好浮淮向汴津。
一片青山迎去棹,两堤芳草伴行人。
当官事业今弥劭,满橐文章老更新。
记取吾乡蒙实惠,吟翁亦是旧编民。